字词 | 樊迟学稼 |
释义 | 樊迟学稼【出处】《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学稼樊迟向孔子请教种田之故事。后喻躬耕田园的隐居生活。也作“樊迟学圃”。《论语·子路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元马致远《哨遍》套曲:“枯槔一水韭苗肥,快活煞学圃樊迟。” 樊迟学稼樊迟:孔子的学生,名须,字子迟。稼:种植谷物庄稼。樊迟学种庄稼。后比喻退隐之士或隐居生活。春秋时,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孔子说:“吾不如老农。”又请教种菜,孔子又说:“吾不如菜农。”樊迟退出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不识大体的小人!领导者讲求礼节,百姓没有谁敢不尊敬;领导者行为正直,百姓没有谁敢不服;领导者诚实守信,百姓没有谁敢不说真话。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都会背负着小儿女来投奔,为什么一定要自己种庄稼呢?”(见《论语·子路》)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