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格调说
释义 格调说

格调说

清代流行一时的诗学思想。提倡人为编选《唐诗别裁》的沈德潜。主旨见于其论诗之著《说诗晬语》。“格调”并非沈德潜首倡,明代李东阳早以“格调”论诗。《怀麓堂诗话》:“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眼也”。“格”指诗的格律品格,“声”指诗的音调节奏。李东阳以“格调”论诗,开启了明“七子”从格律声调上步趋盛唐的恶劣作风。“七子”模仿盛唐作风,后受到钱谦益尖锐地批判,王士禛也以“神韵”加以纠正。钱谦益的批判近于霸,王士禛的“神韵”流入虚。于是沈德潜重倡“格调”,回护“七子”,纠正“神韵”。
格调说认为,“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所谓“法”指的是各体诗的篇章结构和某首诗的抑扬抗坠。作者借“格调”抒发情思,读者借“格调”体会情思。
沈德潜是推重“七子”,鄙薄宋元的。他把格调看作诗歌创作的关键,表明了格调说形式主义的实质。


【格调说】

清代的一种诗学理论。“格”指表现思想内容的体格;“调”指语言的音调。乾隆间沈德潜所倡。主张作诗以盛唐为宗,在格律声调上学习古人,与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相结合。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