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荡识忠臣比喻危急动乱中能识别忠贞。《板》、《荡》是《诗经·大雅》中的两篇。旧说《板》、《荡》二诗皆讽刺周厉王无道。《毛诗·大雅·板序》:“《板》,凡伯刺厉王也。” 《毛诗·大雅·荡序》:“ 《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后以此二诗篇名借代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唐·李世民《赐萧瑀》诗: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后汉演义》第六十三回:“见危授命,大义凛然,虽死且不朽矣!语云: ‘板荡识忠臣!’ 信然!”
板荡识忠臣板荡: 《诗经·大雅》中有《板》、《荡》二篇,内容是讽刺荒淫无道的周厉王的,后指代乱世。指在动荡的年代能看出谁是报国的忠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