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星学之王
星学之王丹麦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1546—1601)。13岁时,就曾仔细地观测了1560年8月21日的日全食,因而养成了对天文学的浓厚兴趣。1572年11月11日,第谷在仙后座看到大为惊奇的一个天体,它比金星还亮,白昼可见,连续观测了16个月未显示出视差,便断定这是一颗新的恒星,后称“第谷超新星”。1576年,第谷着手在汶岛建造乌拉尼堡(参见“天空的城堡”)。他在那里作了20多年的天文观测,一心一意地收集直到那时为止的最完整、最确切的一批天文资料。他测量了777颗恒星的位置,编制成一份当时最精确的星表。观测了1577年出现的亮彗星,测量了行星的运动,并发现了黄赤交角的变化和月亮运动中的二均差,还重新测定了岁差常数值是每年51″。第谷的这些精密的观测和新发现,证明他无疑是发明望远镜以前的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文观测家。他汇集了大批行星运动的极为精确的资料,为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提供了可靠的观测数据。因而,后人誉之为“星学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