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是阶级的耳目与喉舌
文学家是阶级的耳目与喉舌高尔基《论文学·本刊的宗旨》:“文学家是阶级的耳目与喉舌。他可能不认识这一点,否认这一点,然而他永远都必然是阶级的器官,阶级的感官。他感受、体现并描写本阶级,本集团的心情、愿望、不安、希望、热情、利益、缺点和优点。他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本身也受着这一切的限制。”这句话揭示了作家的阶级性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作家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他比其它人更敏锐地感受到本阶级的欲望、要求、热情和动向,他的追求、愿望、心理,必然打着本阶级的烙印,反映本阶级的愿望和要求。高尔基认为,“只要阶级的国家还存在一天,文学家作为一定环境和时代的人,不管他愿意与否,有无条件,都必须为自己的时代和环境的利益服务,而且正在服务。”高尔基根据这个原则教导苏联青年作家,“应该清楚地理解自己时代的意义和目标”,正确认识工人阶级建设新生活的创造力和精神面貌,做时代的喉舌,阶级的耳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