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托两家一只手托着两家事。喻一次为两方办事,不偏不倚。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我们索性在悦来店住下,等上两天,等九太爷你的公忙完了,我再到二十八棵红柳树宝庄相见,将这两件东西当面交待明白。这叫作‘一手托两家,眈迟不眈错’。”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人家作媒拿把蒲扇,姐姐作媒是拿把刀。一手托两家,当面鼓,对面锣,不问男家要不要,先问女家给不给。”
一手托两家(惯)比喻同时为当事双方办事,一次解决两家的问题。
一手托两家yī shǒu tuō liǎng jiā比喻办事要兼顾两方面。孙芋《妇女代表》:“你有你的难处,一面是公家,一面是亲戚,你当间儿,‘一手托两家’左右为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