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得五
拔十得五选拔十个人只得到五个真正的人才。指只要广泛选拔人才,就能得到相当数量的人才。也指人才不易得。
拔十得五谓宽于推荐。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拔十得五,尚曰比肩。”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 ‘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 陵迟: 衰落。三国庞统推举人才,往往夸大候选人的才能,自谓即使他推举的人中只有一半胜任,也可以借此鼓励有志之士奋发向上
拔十得五选得半数。《三国志·蜀书·庞统传》:“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后世因以“拔十得五”喻宽于举荐。《文选》三八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拔十得五,尚曰比肩。” 拔十得五
拔十得五选拔十个人只得到五个真正的人才。指只要广泛选拔人才,就能得到相当数量的人才。也指人才不易得。 选才
选才选材 选士 器人 举人 论材 论人 论才 选才 遴才 抡才 拔士 甄择 有真知灼见的人善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伯乐相马 选拔辅佐人才:擢佐 选拔奇才:拔奇 擢奇 选拔俊才:拔俊 采兰 选拔贤者:论贤 举拔久未用的贤者:振滞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德使能 选拔贤良的人才:薪槱 国家选拔贤才:槱薪 选拔秀士:论秀 推荐选拔人才:举人 识别选拔人才:鉴拔 衡量选拔人才:衡才 选拔甄录人才:举察 选拔罗致人才:铨综 铨总 通过考试选才:考选 考择 考练 开科考选士人:开选 旧时科举考试设立科目进行考试,择优选拔读书人:开科取士 以德行为标准选才:德选 从许多人中选拔人才:选众 在众人中选拔优秀人才:采光剖璞 大量而广泛地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众建贤才 精心选拔人才:披榛采兰 选拔人才并拟定官职:铨拟 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拔十失五 选拔人才不容易:拔十得五 (选拔人才:选才) 拔十得五(同)拔犀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