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志公 |
释义 | 张志公张志公1918—河北省人。1937年入中央大学,1940年离校任中学教员,后转入金陵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先后任金陵大学、海南大学、香港华侨大学助教、副教授、教授,讲授英语、外国文学和语言学概论等。1950年后任开明书店编辑、《语文学习》主编。1955年起先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编辑室主任、外语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兼任国家语委委员、北京外国语学院讲座教授等职,以及北京语言学会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顾问等多项学术性职务。致力于汉语语法学和修辞学的研究。1953年出版《汉语语法常识》一书,兼采众说,而又自成体系,在当时语法学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他打破了过去词类中助词都是指语气词的陈规,根据助词的特点将它们分为3类,即时态助词 (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 和语气助词。这种比较合理的分类,后来一直为许多语法著作所采用。句法方面,他提出了常式句、变式句、存现句等新的句式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解决一些难于解决的句子成分及句子格式的问题。他强调要区分语言的一般现象、特殊现象和个别现象,强调语言规律要从一般现象中归纳出来。认为解决汉语的句法问题必须进行词法和句法的综合研究,句法分析必须把结构和意义结合起来。语法研究中强调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统一,这在语法学界都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956年主编了中学《汉语》课本,并主持了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建立的工作,同时,主编了反映 “暂拟系统” 的《语法与语法教学》一书。1959在《汉语》 课本的基础上,出版了《汉语知识》。此外,还著有《语法学习讲话》、《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语文教学论集》、《修辞概要》等书,主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现代汉语》 教材等。其中,《修辞概要》打破了修辞学以讲辞格为主的局限,将修辞和语法、风格学联系起来,对后来修辞学研究有一定的影响。1992年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五卷本的 《张志公文集》,两次获国家级优秀著作奖。40余年来,他致力于汉语语法学和语言教育的研究,在普及汉语语法知识和改进语言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和语言教育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已被选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之一。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