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少与多
释义 少与多

少与多

篇幅的长与短、材料的约与丰、文字的简洁与铺陈在构思、表现等方面的对立统一规律。刘勰《文心雕龙》:“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宋·周辉《清波杂志》:“司马迁文章所以奇者,能以少为多,以多为少。”艺术创作是以部分显示整体,以特殊表现一般。各种文艺形式都有它的局限性,篇幅再长,画面再大,也写不尽、画不完人类历史与社会生活,艺术创作中实际描写的虽是一鳞半爪,表现的却是一 个丰满的整体。“以数言而说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 (谢榛《四溟诗话》),描写得愈少,愈典型愈集中,表现得就愈多,愈能反映事物本质。此时的少不是贫乏,不是单薄,而是以少见多。“少”了才能“多”,才能“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 于字外” (刘知己《史通·叙事》)。同样,根据表达的需要,该“多”时亦应用墨如泼。“文字短长,视其人之笔性” (李渔《闲情偶寄》)。《史记》各 篇,长短不一,《项羽本纪》 长八千八百余字,《赵世家》 长 一万一千一百余字,而《颜渊列传》仅二百四十字,《仲弓列传》仅六十三字”。(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又如鲁迅的《孔乙己》中描写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哄笑出现了九次,掌柜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也出现了四次,表面上看来是“多”了,但多得自然,多得必要。这样的多不是重复,不显拥塞,它深刻地反映了被封建文化毒害的人们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及市侩式的冷酷,与孔乙己地位的卑下,命运的悲惨。
写作中要掌握少与多的辩证法,一是要深入生活,掌握丰富的素材,为找到能体现“多”的“少”创造前提与条件; 二是要有 一双善于发现事物特征、洞察生活本质的眼睛,择取出能体现“多”的“少”。这样的“少”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既是有个性的,又是有共性的。三是要培养简洁、朴素、凝炼的文风,要极力做到在不损害生动、体现主题的前提下,在足够留给读者广阔想象与思索天地的空间的前提下进行浓缩,“极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