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宦官。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为都御史,与~某守辽东。”
【太监】1 官名。唐至元为中央行政机构中诸监长官的官名,其官员及所司职务多与宦官无涉。明代于二十四衙门各置掌印太监,专在宫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永乐以后权力渐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清代沿置,但权力不及明代。2 明、清宦官通称。参见“宦官”(2)(604页)。 宦官
宦官宦(宦人;宦吏;宦侍;宦者;宦寺;竖宦) 监(监子;内监;太监;宫监) 阉(阉人;阉儿;阉寺;阉宦;阉官;阉珰;阍阉) 椓(昏椓;阍椓) 珰(貂珰;内珰) 奄(奄人;奄寺;奄官;内奄;奄尹) 火者 巷伯 巷职 寺臣 尹寺 妇寺 中官 内官 内竖 内养 内班 内辅 内侍 内参 内臣 刑臣 刑隶 刑余 黄门 凶竖 长侍 腐夫 腐庸 胯衫 蜩蝉 宫奴 宫者 宫使 宫官 中大人 刀锯之余 阉宦的敬称:大叔 宦官的俗称:老公 对宦官的蔑称:阉儿 阉竖 宦孽 珰竖阉狗 宦官的鄙称:奄竖 对宦官的贱称:宦竖 未成年的宦官:童竖 宫中执役的宦官:小臣 竖臣 骄横的竖臣:骄竖 皇帝宠信的太监:近珰 亲近皇帝而用事的太监:贵珰 有权势的宦官:巨珰 权竖 权珰 权阉 显贵的侍从宦官:中贵(中贵人) 有权势的太监:贵貂 握大权的宦官:大阉 当权的宦官:大珰 (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家属的人员:宦官)
另见:宫人 侍奉 帝王 后妃
太监(tài·jiàn)<名>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监”在这个词里作词根,体现它原本的语素意义,应读本音jiàn,不宜读轻声。
太监tài jiān宫廷中侍奉帝王及其后妃等亲眷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十七—十八·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