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语运动近代语文运动之一。1934年6月由陈望道、沈雁冰、胡愈之、叶圣陶等人在上海发起的语言论战。其主要目的是击退复兴文言的逆流,促进白话文大众化、规范化。“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取得书面语中的统治地位,但报纸、公文等依旧使用文言文,白话文作品中常夹杂文言成分,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报刊兴起反对白话、复兴文言的逆流。在鲁迅支持下,陈望道、陈子展、胡愈之、叶圣陶、黎烈文等人以《自由谈》(《申报》副刊)为阵地,发起了关于大众语的讨论。在三四个月的时间内发表二三百篇文章,批判复兴文言的思潮,提倡白话文。讨论涉及:(a)大众语的特点。(b)丰富大众语的途径。(c)大众语的性质。(d)大众语与文字改革的关系。这场运动捍卫了白话文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白话文的大众化,为以后的拉丁化新文字的推行和汉民族共同语的建立发展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