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声明;说明shēnmínɡ shēnɡmínɡ shuōmínɡ【同】 都可用作动词;都有把事情说明白的意思。 【异】 “申明”着重在陈述说明,有时含有申辩、解释的意思;多用于个人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对某些需要申述、说明的事。只作动词。[例]他一再向大家~自己未参加这次活动的理由。“声明”着重指郑重地、公开地宣布、说明,并表明严正的立场和态度;多用于国家、政党、组织、单位等对某些较重大的事情郑重说明并表态。除作动词外,还可用作名词,指声明的文告,例如:“发表一项声明”;“申明”、“说明”没有这样的意思。[例]我驻联合国代表公开~了我国政府的严正立场。“说明”着重在解释明白;语义比“申明”、“声明”要轻些;对象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国家、社团、组织等,适用范围比“申明”、“声明”大。除作动词外,也可用作名词,指解释的话语或文字,例如:“这是补充的文字说明”;“申明”、“声明”没有这样的意思。[例]他上班迟到了,领导要他~迟到的原因。
声明shēngmíng❶公开说明或表态 △ 严正~。 ❷声明的文告 △ 发表~。
声明shēngmíng【释义】 ❶公开表明立场态度或说明真相。 ❷声明的文告。 【色彩】 ❶❷中性。 【近义】 ❶声称︱宣称︱声言。 ❷公告︱公报︱宣言。 【扩词】 ❶公开声明︱郑重声明︱多次声明。 ❷发表声明︱联合声明︱严正的声明。 【造句】 ❶我国政府曾一再~: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❷这一~表明了中国人民的严正立场。︱会谈以后,两国政府发表了联合~。
【声明】1 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如:郑重声明。2 一般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为表明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立场或主张而发表的文件。也有以会议的名义发表的声明。由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共同发表的称“联合声明”或“共同声明”。如果由国家联合发表的声明中明确规定了当事方的权利和义务,则该声明具有条约性质。 声明
声明shēng míng公开说明真相。〔例〕我们郑重~,此劣质产品确非本公司所生产。
声名;声明◉ 声名shēnɡmínɡ 名 名声;名气。〈例〉~狼藉/ ~卓著/ ~远扬/ 十里八乡谁人不知他的名字,真是~在外。〈近〉名声/ 声誉。 ◉ 声明shēnɡmínɡ ❶ 动 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例〉严正~/ 对外~/ 我国政府郑重~:台湾是中国神圣的领土。〈近〉声言。 ❷ 名 声明的文告。〈例〉中国政府发表~。
声明梵文sabda—vidua的意译。关于语音文字语法的学问。声明是佛教中的“五明”(即五大学问)之一,它随着佛教经典传入中国,曾对汉语音韵学的发生和发展起过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声张
声张声言 嚷嚷 吵嚷 声张而明晓之:声明 惊异声张:惊张 悄悄地,毫不声张:悄悄密密 悄悄冥冥 不敢声张和辩解:吞言咽理 (把消息传出去:声张)
另见:传播 消息 秘密 事情
表示意见
表示意见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意见:理(理会;理识;理睬;招理;答理;搭理)偢(偢睬;偢采;偢采) 睬(睬理;睬瞅;揪睬;瞅睬) 揪采 揪采 瞅问 愀问 领略 招惹 答嘴 表示态度:表态(正式~) 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声明 宣言 事前已有过声明:有言在先 有言在前 对人或事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论议 论议并答复:议覆 对下级文件表示意见:批(批示;~改;朱~) 审查批示:核批 审批
文告
文告文示 公告 正告 古代的文告:榜(榜文) 文告、文书:榜志 文告、告示:榜示 一种文告:帖(府~) 上对下的文告或指示:谕 国家机关命令性的文告:通令 皇帝的文告:诏榜 诏册 诏告 诰词 诰辞 辞诰 黄麻紫书 黄麻紫泥 据君王言辞写成的文告:言诰 君王告诫民众的文告:诰语 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诰誓 帝王派近臣宣布的文告:口宣 声明的文告:声明 机关、团体或个人对公众的声明或启事:告白 赦免罪犯的文告:敕令 敕文 黄纸 军中的文告:军帖 紧急军事文告:羽书 羽檄 以银粉或银饰纸、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银榜 一种公开的简便文告:启事 说帖 对象不明、用意不清的文告:无头告示 雅正的文告、训诫:雅诰 普遍通知的文告:通告 事前发出的通告:预告 高挂在长杆上的通告:高照 政府或机关团体等向公众发出的通告:公告 皇帝的公告:黄榜 黄版 发布殿试中试名单的公告:黄榜 报丧的文告:讣文 讣告 讣闻 (机关或团体发布的文件或告示:文告)
声明(同)申明
声明shēng míng说明:这禁用之物,原备办贵妃用的,我们~也无碍。(一○五·1333)
声明shēng míng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1878年汪凤藻、凤仪译,丁韪良鉴定《公法便览》续卷:“在巴约内声明,一千八百六十三年之约,仍宜彼此遵行。”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协约》第一条:“外蒙古承认民国二年十一月五日(俄历一千九百十三年十月二十三号)中俄声明文件及中俄声明另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