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重建
古音重建比较亲属语言或方言中同一个词或同一类词在形式上的各种变体,并根据已经确定的语言发展规律,假设出这些亲属语言或方言的基础语可能存在的古代形式,叫做“古音重建”或“古音构拟”。重建或构拟的古音,其实是适用于所依据的材料的“一般历史性的公分母”。它可以综合而具体地反映语音史有关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但不一定就是古代共同语的真实面貌。在历史发展中,某些语音可能已经完全消失,人们无法根据现存的亲属语言或方言加以构拟。 古音重建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了解古代语音的结构系统,古代语言演变成现代亲属语言或方言的规律以及语言在没有文字以前更久远的历史面貌。 对古代汉语语音进行重建,最早而且影响最大的要算瑞典汉学家高本汉。高氏于1915-1917年写成《中国音韵学研究》《诗经研究》《汉语中的词族》《上古汉语的一些问题》等著作。根据古代的韵书和韵图、现代汉语方言、外语借词等,重建了汉语中古音;对于汉语上古音也进行了一些构拟。如认为上古音阴声韵也有韵尾[g]、[d]、[b]和入声韵尾[k]、[t]、[p]相配;喻母四等分为“甬”“匀”“羊”三类: ❶“甬”类上古音为[d],故“甬”声有“通”; ❷“匀”类上古音为[g],故“匀”声有“钧”; ❸“羊”类上古音为[z],故“羊”声有“祥”。中国学者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陆志韦、王力等,在古音重建问题上大都接受高氏的原则和方法,但在个别问题上有所修正。现在中国音韵学家在汉语古音重建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意见也渐趋一致。至于原始汉藏语的重建,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汉语跟其他亲属语言的分化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各亲属语之间共同的成分不多,无所依据。重建原始汉藏语是相当困难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