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音学的第三次大讨论
释义

古音学的第三次大讨论

高本汉的最初构拟把之部拟为 [ag], 入声为iuk, 考虑到它常与脂韵合口三等通转,就把这一部分也列为同部,拟音为[wig],他根本没考虑这三者押韵是何等不协。1930年林语堂发表 《支脂之三部古读考》,对高氏提出质疑,认为高氏在判断韵例及拟音两方面均有问题。1931年李方桂发表 《切韵a的来源》, 促使中外学者重视古汉语韵母系统中元音的构拟。 他认为, 上古音里之部的主元音应当是 [ə)R200606315.0197.40.12= (\\CRFDPIC\\R200606315\\R200606315.0197.40.12.bmp]。 文章还对高本汉所说的声调的性质影响韵尾失落的说法表示怀疑, 他认为不如说韵尾失落的结果才变成了去声。 虽然以后高本汉曾表示坚持自己的看法, 但在构拟古韵音读方面却参考李方桂的意见修正过自己的结论。 比如东中分立、 幽宵分立、 上古祭部读音的构拟等几方面, 就都改从了李方桂的意见。这次讨论, 实际上是清代传统音韵学与西方汉语音韵研究两方面结合的一个开端, 它大大推动了其后上古汉语韵母系统的研究。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