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口赋 |
释义 | 口赋亦称“口钱”、“口算”,古时所收的一种人头税。汉时对未成人征收的税种。初时口赋泛指人头税,汉专指对三岁至十四岁人所征口钱。《汉书·昭帝纪》:“ (元凤四年正月) 毋收四年、五年口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人二十三。二十钱以供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元帝时为七岁起征。汉末,个别地方改为一岁起征。 口赋;口腹◉ 口赋kǒufù 名 也称“口算”、“口钱”、“丁口钱”。古代每户按人口缴纳的税。〈例〉缴纳~/ 汉代七岁至十四岁,每人每年出二十钱以供天子,为~。 各种赋税 各种赋税按人丁计算的赋税:人税 丁赋 丁钱 丁银 算赋 赋算 口算 口赋 口钱 丁身钱 身丁钱 人口税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