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厉兵秣马 |
释义 | 秣马厉兵秣马厉兵(厉兵秣马)喂饱战马,磨快兵器。形容积极进行作战准备。秣(mò):喂养。厉:磨砺。 厉兵秣马泛指作好战斗准备。唐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辽东书》: “请都督厉兵秣马,以待此期。” 厉兵秣马lìbīng-mòmǎ厉兵: 磨利兵器。秣: 喂。指做好战斗准备。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刀枪入库、高枕无忧[高枕而卧];厉兵秣马[秣马厉兵、秣马利兵]、盛食厉兵、严阵以待、枕戈待旦[枕戈以待、枕戈达旦、枕戈待敌]○刀枪入库dāo qiāng rù kù指收起武器,结束战争:~,马放南山 |握手言和,~|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现在还不是~的时候。 ○高枕无忧gāo zhěn wú yōu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形容放松警惕,没有战斗准备:孔明已死,我等皆~矣|从未敢~。也说〖高枕而卧〗。 ●厉兵秣马lì bīng mò mǎ磨快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以伺国中之变|广聚义师,~。也说【秣马厉兵】、【秣马利兵】。 ●盛食厉兵shèng shí lì bīng吃饱饭,磨快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壮男之军,使~,陈而待敌。 ●严阵以待yán zhèn yǐ dài严整地布阵,等待来犯的敌人,指作好战斗准备:敌人如要进犯,我军已~。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枕着兵器,等待天亮,指提高警惕,随时准备作战:吾~,誓枭逆虏|~,随时歼灭入侵之敌。也说【枕戈以待】、【枕戈达旦】、【枕戈待敌】。 厉兵秣马lìbīng-mòmǎ厉:磨,古同“砺”;秣:用饲料喂。磨快兵器,喂饱战马。指做好战斗准备;泛指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也说秣马厉兵。 【厉兵秣马】同“秣马厉兵”。 厉兵秣马磨利兵器,喂饱马匹。谓准备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唐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辽东书》:“请都督厉兵秣马,以待此期,共登九山,看殄凶虏。”宋陈亮《酌古论·吕蒙》:“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亦作“秣马厉兵”。《宋史·李宗廖传》:“而外敌犯塞,车驾亲征,曾不闻出丁人一骑为之救助,不知深沟高垒,秣马厉兵,欲安用哉?”元耶律楚材《答杨行省书》:“秣马厉兵可报西门之役。” 秣马厉兵 秣马厉兵(厉兵秣马)喂饱战马,磨快兵器。形容积极进行作战准备。秣(mò):喂养。厉:磨砺。 准备作战 准备作战厉兵秣马 秣马厉兵 整兵秣马 整兵秣马 利兵训卒 利兵秣马 励兵秣马 厉兵粟马 谷马砺兵 束兵秣马 秣马训兵 秣马畜兵 秣马练兵 秣马砺兵 秣马利兵 秣马厉兵 练兵秣马 砺兵秣马 砺戈秣马 砺刃秣马 训卒缮兵 训卒利兵 厉兵秣马(同)盛食厉兵 严阵以待 厉兵秣马厉:磨砺。秣:喂养。磨利兵器,喂饱马匹。形容行动前积极做好准备。春秋时,秦国打败郑国后,秦穆公派遣杞子等三位大夫驻守郑国代郑设防。几年后,杞子以为郑国对他们失去戒备,便让秦穆公秘密派兵前来消灭郑国。路经滑国,郑国商人弦高巧妙地稳住了秦军,并马上向国君报告。郑穆公派人到杞子的住处一看,见他们正厉兵秣马准备行动。穆公派大夫皇武子委婉揭穿他们的阴谋,杞子三人吓得赶紧仓惶出逃。(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