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读bàn gōng bàn dú〈动〉一边生产劳动,一边上学读书。阿英《方志敏同志早年写的小说》:“他希望能留在上海半工半读。”沈钧儒《邹韬奋先生事略》:“所以先生少年就学时代即全靠自己设法,半工半读,还要照顾两个弟弟,是非常艰苦的。”
半工半读bàngōng bàndú学生一面做工,一面读书学习。60年代起,我国曾开办半工半读学校。例如:“他不断地抨击了武汉‘经心书院’派的封建思想与黑暗教育,团结青年,提倡半工半读的自修主义。”(《中国青年》1949.10.22页)“半工半读学校,是一种教育同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学校。”(《人民日报》1964.12.31)“既要有全日制的学校,又要有半工半读和业余学校。”(《人民日报》1978.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