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根育人,成就灵动学子

金焕芝 孙俭
12年一线教师,2年教导主任,5年教学校长,10年校长,一步一个脚印,金焕芝先后获得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是河南省名校长培养对象。2005年,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建校伊始,金焕芝作为班子成员参与了新校筹建工作。2008年,她被调入育红小学。2011年,她又回淮河路小学任校长至今。一所建校13年的学校,一个平均年龄33岁的年轻教学团队,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中原区六大教育集团校之一?
日前,記者走进淮河路小学,听金焕芝校长讲述学校的发展故事。
以“润”化人,唤醒学生心灵
记者:您作为淮河路小学筹建团队成员之一,可以说见证了这所学校从无到有、从名不见经传到小有名气的发展足迹,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发展历程。
金焕芝:学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5—2010年,学校属于伊河路小学教育集团分校;第二个阶段,2011—2015年,学校独立出来,逐步形成办学理念,提升办学品质;第三个阶段,2016年至今,学校在社会上的口碑越来越好,逐步成长为品牌学校。
我清楚地记得2005年秋季招生时,首届学生只招了两个班、66人;2011年,我重新回到淮河路小学时,是23个班、900多人;到了2016年,是54个班、2900多人。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的发展势头是越来越好了。而这背后凝聚着我们教师团队的努力和心血。
记者:从一所分校到独立的学校,再到有口碑的学校,对于一所建校13年的学校来说,成长是迅速的。这其中有什么独到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呢?
金焕芝:我认为学校发展迅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建立了“润根育人”的立体化、现代化的生命教育体系。草木得阳光雨露而茂盛,学校因文化浸润而久远。我们选择“润”为学校核心文化,既契合了学校的名字,又体现了小学阶段重在培育培养的学段特点。“润”是教育的方法,“润”是持续的状态。“润”体现了上善若水、滋润万物的教育精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尊重天性、涵养生命的教育方式,注重细节、蒙以养正的教育态度。“根”则体现了小学阶段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以“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为办学理念,以“精彩世界,创造有我”为校训,以“德高、体健、行雅的灵动学子”为培养目标,建立了以宏观美育为视野、环境文化为基础、学科教学为依托、艺术教育塑品牌、多彩活动架桥梁的立体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多元发展、极具个性的创新人才。这既是对传统育人标准的传承,又融入了现代教育遵循天性、注重创新的理念。
二是借力政府好政策加快发展。近年来,在郑州市“做有未来的教育”和中原区“品质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学校着力打造的独具特色的“灵动课堂”教学形态,被评为首批“郑州市道德课堂有效形态”,并在全国立德树人年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2013年,郑州市教育局遴选出首批5所教师发展学校试点校,淮河路小学是其中唯一一所小学。同年,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了三年合作协议,北师大先后有多位教学名师、学术专家莅临学校指导。2016年10月,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全市遴选首批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淮河路小学幸运地跻身其中。这些都成为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教科研水平与办学品质。
三是借助信息化优化发展。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中心的首批科研基地示范学校,我们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在学校的阅读网络平台上,同学们通过《图书主题推荐》《精彩剧透》等栏目去了解和选择自己想要读的图书;通过《我的书架》设立和管理自己的阅读计划;通过每本图书《闯关夺宝》中的阅读问答,检验自己对书中重要内容的关注;参与“互动话题”讨论,发表“阅读分享”,开阔思路、交流碰撞。教师利用阅读平台形成不同主题的书单,适时推荐给学生。
阅读素养、信息素养,都是跨学科的基本能力,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可以说,我们学校的阅读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多措并举,助力教师发展
记者:都说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您也提到学校的发展是与全体教师的努力分不开的。学校是如何促进这个年轻的教学团队成长起来的?
金焕芝:建校之初,作为一所教师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学校,促进教师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前面我也提到,2013年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淮河路小学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签订教师发展长期合作项目,共同开展学校教师成长的指导和培养工作。每一学期有6位教育专家走进我校,开讲座、观课、评课,这些专家既有理论高度,又能满足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发展热情。
我们选派教师走进名校与同行对话,参与听课评课,注重对教育前沿思想的吸收和借鉴,这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自信心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我们还结合教师年轻的特点,大胆创新培训模式,通过多层面的创客培训,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提升课程开发和实践能力,这些都给淮河路小学带来了巨大变化。
关注教师的发展,有时功夫也在课外。除了聚焦课堂,还应关注课堂之外教师的兴趣发展、学识修养等方面。我们每学期都会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设立教师社团日,组织教师参加“润墨养心”书画社团、“润美养生”瑜伽舞蹈社团、“润体养身”网球社团、“润声养韵”合唱社团等,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成为教师发展学校试点以来,我校教师在省、市、区多个学科优质课比赛中获奖,不断实现突破。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教师专业发展迅速,学校也迎来了发展良机,成为郑州师范学院“国培”培训基地,先后有多批骨干教师走进淮河路小学交流学习,有效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扎实教研,铸就品质课堂
记者:作为郑州市首批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近两年学校都有哪些举措来改进校本教研,成效如何?
金焕芝:与北京师范大学3年的合作,开阔了我校教师的眼界,使他们完成了理念的转变和观念的更新。如何进一步把这种改变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呢?正在我们思考和寻找时,2016年10月,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全市遴選郑州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我校幸运地成为首批入选学校中唯一的小学。此次的申报使学校深刻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定要走科研立校之路,教师要以研究者的角色投入到教学中,形成“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教学生活新生态。
2017年,在郑州市教科所的协助下,学校启动了与河南大学魏宏聚博士深度合作的“课堂教学切片诊断与教师专业技能提升”项目研究。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每月选择一个主题,通过教师课堂切片诊断,精准选取优秀课堂教学片段,总结推广。同时,对课堂不足之处进行问题提炼,以一个课例的改进带动同类课堂教学环节的改进,以此优化课堂教学,探索研教深度融合的路径,培育一批在郑州市乃至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
正如大家常说的“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课堂教学的原理教师都懂,却难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而课堂教学切片分析的一个个典型视频,让教师对理论有了生动的理解,帮助教师提升了实践能力。一年多实践研究的效果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1.提升了教育教学技能;2.改变了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增强了听评课的实效性;3.构建了梯级名师团队;4.形成了基于问题的课题研究氛围;5.展现了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初步形成了研教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
记者:前面您提到了学校借助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金焕芝: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互联网突破了课堂的边界、学校的边界、求知的边界,“万维空间”挑战“三尺讲台”。在这样的趋势下,我认为学校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思考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元,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越来越弱,作为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越来越强。这就需要教师有自我发展的能力、专业育人的能力、变革创新的能力。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强化对教师的创客教育培训,做好学生的引领者。
二是思考课程设置的问题。下一步,我校将在郑州市“做有未来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进一步明晰办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用课程成就学生的未来。
理念设计面向未来。学校以“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为办学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灵动课堂”,培育灵动学子。课程设置指向未来。在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在一至六年级尝试引进创造力培养课程;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与美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的友好学校,定期开展交流互访活动。课程评价朝向未来。借助“米学网”“微校通”等多方平台,实施等级评价和描述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生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责 编 帕 拉)
相关文章!
  • 探究音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原

    摘 要:语文课程教学与艺术学科的整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特别是将音乐资源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能够赋予课堂生动性,调动学生积极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小学作文素材积累指导的探析

    卢碧红作文是小学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离不开作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