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乐技巧训练中“气”与“点”的分析
潘杰华
【摘 要】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相关人员只有接受良好的声乐技巧训练,才能更好地演绎音乐艺术。然而,在声乐技巧训练中,许多人可能难以突破高音或高难度的歌曲,影响其音乐水平。对此,对学习者进行必要的“气”与“点”声乐技巧训练尤为重要。“气”与“点”之间联系密切,学习者需要对二者进行协调,以提高声乐技巧的训练效率。本文主要提出声乐技巧训练中“气”与“点”的训练策略,并分析二者的联系和作用。
【关键词】声乐技巧训练;“气”与“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00-01一、“气”与“点”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一)联系。对于声乐技巧训练而言,“气”与“点”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例如:在声乐的高音训练时,施教者必须引导学生找到共鸣点,同时注意气息调整,实现二者的兼顾,才能充分发挥训练的积极作用。如若声乐学习者在声乐训练中,不能合理地进行气息调整,仅仅注重“点”的训练,则可能使学习者造成声带损坏等,不仅降低训练效率,而且对学习者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声乐技巧的“气”与“点”训练中,二者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要求学习者必须有效把握[1]。
(二)作用。在声乐技巧训练中,所谓“气”是学习者发生的基础力量,能够为声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谓“点”是指声音共鸣中的集中点。“气”与“点”之间紧密联系,如若学习者不能有效掌握训练技巧,则可能陷入误区,影响训练效果。“气”与“点”在声乐技巧训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气”是声音的源头,气息是学习者的基本功训练,只有在演唱过程中,合理调整气息,才能使演唱者发出美妙的歌声。其次,“点”在声乐训练中占据重要地位。声音共鸣点是演唱人员能够准确用力发声的重要因素,能够使受众感受到演唱者最为真实的歌声,这也是声乐艺术的境界。由此可见,“气”与“点”在声乐技巧训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者应有效把握的重难点,对其技能水平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二、声乐技巧训练中“气”与“点”的训练策略
(一)“气”的训练策略。“气”的训练尤为重要,是学习者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对此,在该过程中,施教者应选择合理的训练策略,如胸腹式呼吸法。“气”主要指气息,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歌声的美妙程度,而且对演唱者呼吸的调节有重要影响,因而为进一步加强学习者的“气”的训练,施教者有必要通过胸腹式呼吸法而加强训练,指引导学习者将“气”吸入胸腔下,以控制气息和支持学习者发声。首先,学习者需要保持自然状态下的挺胸收腹,将两脚自然分开,身体保持放松。其次,在吸气时,应缓慢吸入,此时学习者的腹部能够逐渐鼓起,使嘴巴保持自然闭合状态,用鼻子进行吸气。最后,为确保气流正常运行,建议学习者的眼睛应目视前方,使声带保持松弛状态。如此,学习者“气”的声乐技巧能够得以提升。
(二)“点”的训练策略。对于不同的声乐曲目,其共鸣点有明显差异,因而施教者应善于帮助学习者找出共鸣点,以增强声乐的感染力。“点”是声乐演唱者能够更好歌唱的重要元素,如若能够找准“点”,则可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使学习者能够增强适应性。首先,对学生开展“点”的训练时,教师为学生选择音域跨度相对较大的歌曲进行练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稳定气息的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共鸣点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常,对于不同音域,学生共鸣点的部位有不同,如高音训练中,头部是学生共鸣点的部位;中音训练中,鼻腔是学生共鸣点的部位;低音训练中,胸腔是学生共鸣点的部位。其次,待学生气息稳定训练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则教师指引学生进行真假音变换训练,鼓励学生尝试真假声的混合,对提高声乐感染力发挥着重要作用[3]。
(三)“气”与“点”的综合训练策略。在声乐技巧训练中,教师有必要对“气”与“点”的综合训练,实现二者的融入,有助于增强声乐的美感,对提升学生声乐技能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增强“气”与“点”的综合训练效果,教师有必要开展音乐欣赏课,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例如:《悲惨世界》等通俗歌曲综合训练中,学生既能欣赏音乐,又能陶冶情操,同时对“气”与“点”的声乐训练技巧有所掌握,可以增强演唱人员的审美感受。
三、结论
声乐技巧训练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学习者持之以恒,不断深入学习。“气”与“点”是声乐技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部分,对学习者技能水平的突破性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相关人员既要注重单项训练活动的有效开展,又要将“气”与“点”有机融合,开展训练活动,对提高学习者的声乐技能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米瑶.刍议歌唱技巧训练中的“气”与“点”[J].戏剧之家,2015,(18):100.
[2]尹志兵.对声乐训练中声区概念的再认识[J].艺术科技,2014,(04):216-220.
[3]李梓玄.声乐学习中的基础训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