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阅读遇到西方现代派

    沈嘉华

    【摘 要】传统的文本解读,体现出中国文化直觉的、辨证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模式,意义阐释是单一的。而西方现代派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抽象的思维,意义阐释呈现多元化。在阅读教学中,当两者相遇时便会出现许多的碰撞,笔者就此引发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文本解读 传统 现代 碰撞

    中国传统的文本解读与现代派文本的阅读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笔者就此作了初步的思考探索。

    一、思维模式不同

    中国传统的文本解读,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即是一种直觉的、辨证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中国式的解读,善于从文本的上下文中去揣摩其思想意义,从文本的意象中去发掘深层的意义底蕴,因而缺乏一种宽广的学科视野和较浓的思辩色彩。而对西方现代派文本的解读,则体现出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抽象的思维。

    以《墙上的斑点》为例。用传统阅读中的联系上下文揣摩理解的方法可能会让你越联系、越思考越糊涂,要去分析出现的各意象的含义也可能会让你不知所云;只有用西方的抽象思维,用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抓住它心理跳跃、意识流动的本质,才能顺利理解这篇文章。

    传统阅读中文章意义阐释的单一化,是社会一元化的折射。然而世界在多元化,文章解读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已不可逆转。尤其是接受美学理论的崛起,人们已经认识到读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经历、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阅读西方现代派,对学生的各种出于某一角度的独特理解,我们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就能从中寻找到合理的内核。

    以《等待戈多》为例,学生对“戈多是什么”会给出了几十种看法,传统阅读的思维方式一定要在里面找出一個最恰当的,试图用一个答案来屏蔽文本丰富的内涵,只会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单调。现代派文本阅读强调意义的多元化阐释,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认可,它可以折射出世界原本丰富的色彩,使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生动有趣。

    传统的阅读是为答题而读。由于考试的要求只是揣摩、理解作者之意旨,所以学生关照得更多的是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那么阅读现代派这样的文学经典就应该“以人为本”,阅读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教室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于“物”、“我”间,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

    二、阅读的结果不同

    传统阅读追求的是唯一的、被老师或命题者认可的正确答案。

    其实作者就如农夫,文本就如稻麦,读者当是食客,饭该怎么做、怎么吃是不由农夫定夺的。再以阅读《等待戈多》为例,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戈多是谁,学生又怎么去揣摩作者的意图呢?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果读者只是咀嚼作者的口中之食,岂不索然寡味?文学创作也是一种个性化的劳动,所以一首诗、一篇文章、一本书,作者的所指总是有限的,但这种有限到了读者那里就会化为无限,现代派作品的阅读尤其如此。由于读者与作者有着方方面面的差异,只要是个性化的阅读,读者总会读出新信息来,读的人越多,累积的信息也越多,作者的本意也就趋向于无穷小了。

    再如阅读《变形记》,学生们对主人公为什么会变成甲虫而不是其他动物展开激烈讨论,其理由可能会让作者都佩服自己。现代派作品的开放性和读者“以人为本”的阅读使学生读出了作者并不想表达的新意,看到了作者自己也道不出的好处。由此看来,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所以,现代派作品教给我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把迎合当作尊重,也不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作者,因为,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

    三、阅读的方式不同

    1.阅读的步骤不同。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带着作者、背景和文本走进学生,形成了“揣摩—理解—联想”的阅读模式,又由于考试的要求和师生的惰性,“联想”这一最具价值的阅读层面常常被有意无意的割舍掉了,于是就只剩下揣摩和理解;西方现代派阅读教学是教师直接把文本交给学生,构建一种“期待—反思—批判”的阅读模式。在这一模式中,阅读期待是阅读行为的起点和准备,阅读反思是从阅读期待到阅读批判的中介,是阅读能力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阶梯,阅读批判是阅读的高级阶段和归宿,也是最具价值的阅读层面。以《变形记》为例,学生对格里高尔一家在儿子死后表现引发反思,但更多的学生对父母对自己亲情有了深深的感触。

    2.阅读的着眼点不同。传统的阅读教学由于考试的缘故常常把一个活生生的文章肢解得零散破碎,着眼于局部的字词、表达等内容的提问,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失去了宝贵的思想和灵魂,从而也让文章的局部和碎片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在现代派阅读教学中,你如果不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可能会寸步难行,而破碎的片段对现代派来说可能是毫无意义的。

    3.师生及作者的关系不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作者犹如皇帝,文本犹如圣旨,教师犹如大臣,学生则如平民,学生不得不忍受作者和教师的双重压迫;现代派阅读教学则把学生推到主人的位置上,要求教师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共同探究,即使观点迥异,教师也应如孔夫子一笑了之,因为学生也是各言其志罢了。至于作者,因其本意与作品在读者中衍生的新意相比,实在只是沧海一粟,所以学生悟得到是知音,悟不到也不是逆子。所以现代派阅读教学的课堂完全是属于学生的,学生思维的火花到处闪现。

    当阅读教学遇到西方现代派,阅读,就成了一种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中学。

相关文章!
  • 浅谈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开展

    王二云摘 要: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心理特点、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创设有趣且适合学生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汲取生活之水,灌溉作文之花

    乔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主要教学任务,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写作方面的不足,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以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