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笔重彩山水画教学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工笔重彩山水画教学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作画技法而忽视了一些工笔画艺术中的精髓。本文认为,当前的工笔重彩山水画教学应该从学生的技法提升、画道体悟、情感体验三个维度开展改革,不仅要注重“术”层面的培养,还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艺术必须以“道”和“情”作为底蕴。
【关键词】工笔山水画;技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10-02
工笔重彩山水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矿物颜料为色彩媒介来进行绘制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传统山水画中,无论它在塑造“用笔”艺术上,还是以“用笔”为媒介承载的色彩艺术上都别具魅力。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对于长期以来占据画坛主导地位的重水墨而轻色彩的文人画艺术体系的反思,必将以增强色彩表现为途径,来达到获取丰富多姿的时代信息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对工笔重彩山水这一艺术样式的研究在教学创作中尤其迫切而不可忽视。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的工笔重彩山水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更多地关注如何教会学生一些作画技法,忽视了从深层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画道的体悟和对艺术的情感体验力。本文就此详细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工笔重彩山水画作画技法、“画道”层次的提升、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以此达到工笔重彩山水画教学的总体目的。
一、技法提升
工笔重彩山水画技法有多种,本文主要从线条、色彩和平面构成三个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技法。线条是工笔重彩山水画最重要的因素。线条美不美、质量高低成为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因而在工笔画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对工笔重彩山水画线条的掌握能力因此也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个性化的线的组合运用可以构成不同节奏和韵律的形式美,形成多种风格和个性意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线条在工笔画中的重要性,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对于各种不同线条的形态和表现力的认识,掌握用线的技巧、方法和规律,应该在仔细观摩和分析历代名家作品中用线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临摹优秀作品,用心体会其中的奥妙之处,最终创造出具有个性风格的作品。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该对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进行详细点评,对于习作中线条的形态、线的笔法、线的强调和线的心理效应等作出中肯点评,指出其优缺点,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线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工笔重彩山水画的重要特色就在于色彩的运用,色彩运用得好能够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反之亦然。从目前的工笔重彩山水画的色彩教学角度来看,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常常只注重工笔画色彩表现形式。一般来说,中国工笔画传统的色彩表现大多以主观色彩为主要特征,强调创作主体对于作品中色彩的主观构建和体验,我们的祖先主观地将东西南北中归纳为青白朱玄黄。这种用色的主观性极大地增强了色彩的表现空间。南朝谢赫六法中“随类赋彩”一个“赋”字恰好说明了其主观表现性。然而对色彩的协调关系和颜料的性能运用上,忽视了色彩的客观原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应该更多地研究和学习西方色彩构成学原理,认识色彩的客观原理。使得画作中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随着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工笔重彩山水画也应该不断吸收国际上的新理念和方法,进行多样化发展。笔者从教学实践和创作中体会到,源自西方的平面构成原理对于我国工笔画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也是应该在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详细讲授各种平面构成方式的优缺点,同时鼓励学生在临摹、写生和创作之前仔细体会所作画面平面构成方式,让画面构成胸有成竹,进而开始创作和完成作品。
二、画道体悟
工笔重彩山水画之“道”从根本上来说是建立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形式,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国式哲学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使学生体会到工笔画中隐含的中国哲学思想,同时在创作中予以应用。工笔画之“道”包含很多,主要有“传神写意”、“精工精神”、“道艺合一”等。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阐明“精致立场”的精神,敦促学生克服浮躁心态,潜心工笔绘制,才有可能出精品。“道艺合一”强调艺术创作中的“道”与“技法”合为一体,互为促进。体现在教学中则可以理解为学生技法的提升也能够促进“道”之精神的培养,而对“道”的领悟的加深反过来又促进技法的提高,这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具体地将画道精神传达给学生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的课堂以及平时教学指导中的点拨不可或缺。在进行历代画作点评、临摹、写生以及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画作所体现的精神和哲学思想有自己的深刻理解,然后将其传达给学生。此外,画道的理解和体悟应该注重阅读古代经典作品,尤其是蕴含哲学思想的古代典籍。需要指出的是,相对其他专业,艺术类专业包括国画专业学生的文化功底是较差的,这从高考文化分数就可以看出来。根据笔者的观察,很多学习工笔画的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练习绘画技法上,对于古代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缺乏最基本的学习和了解,这一方面与他们高中时期文化根底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他们进入大学后不重视文化学习有关系。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布置古代文化经典阅读任务,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将工笔画创作从“术”的层面提升到“道”的层面。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平时多去博物馆、艺术馆等地方,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体会古代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应该利用假期游览名山大川,在真实的大自然山水中体会山水画之“道”,力求将对自然山水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三、情感体验
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就在于它更多地融入了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工笔重彩山水画从表面上来看是对客观世界山水的一种主观性描摹,但从本质上看它是创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表达。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深刻认识到在工笔重彩山水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山水,对自己所临摹和创作的作品倾注个人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情感体验教育应该贯穿于工笔重彩山水画教学的方方面面。这种情感投射体现在画面的微观和宏观层面上,从画作的点、线、形状、色彩、肌理、整体造型等能体现出来。学生只有在充分体悟到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基础上才能使得绘制出来的习作达到神似而非仅仅形似的层面。众所周知,创作者的情感表达是通过画面隐晦而含蓄地表达出来的,这就给学生和老师阐释作者的情感维度提供了弹性空间,不同的人对同一幅画的情感理解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指导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对画作进行富有个性的情感阐释和解读,师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探讨甚至辩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积极性,多角度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多层次情感。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体悟到创作者的情感植入,也能在自身的创作中模拟这一心理过程,创作出优秀的、富有浓厚情感的工笔画作品。
古人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情感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的讲授、交流以及学生的临摹、写生和创作,更重要的是要经常将自己融入到山川自然的美景中,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奇妙变化之美。工笔重彩山水画本质上是以山水为描摹对象,只有投入大自然山水的怀抱才能将情感融入到画作之中,使得纸上之画具有真实的情感气息。古代的山水画名家在交通极度不便的情况下尚凭借一双脚游览名山大川,对于处于交通极度便利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吴婵华.线描与工笔画教学[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刘春燕.工笔画的“形”与“意”[J].艺术教育,2014(12).
[3]虎西山.工笔画临摹教学之我见[J].固原师专学报,2004(2).
[4]潘英莲.平面构成在工笔画中的运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2).
[5]谷利民.工笔重彩山水画的“技”“道”“情”[J].美术观察,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