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培养

    樊志祥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途径。对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独创性思维

    对于数学而言,老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从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科学性、思维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推理思维、逆向思维、求证思维、发散思维、递进思维等,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有思考能力的强弱,与他们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是成正比的。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他们传授相应知识的同时,以新颖的方式引导、培养他们独创性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能力。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点阐述学生独创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成长、发展,如果在教学中老师对他们的个性不注意引导和发展,很容易让学生陷入一种误区,“总觉得别人做的是对的,我也该这样做。”“别人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对的,我该这样学。”岂不知,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方法都是因人而异,因人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而定,而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于任何一个学生。比如,有一些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他有自己的分析方法,做起来又快又准确。可是同一个方法,给另一个学生他不一定能做对,更不要说快了。再比如,有些学生学习态度看着散漫,不积极,可是他的成绩很好,这是因为他有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同样的,有些学生学习很认真,天天趴在书桌上,不是做题就是背概念,可成绩就是上不去,这充分说明,他除了天赋的原因之外,方法肯定不得当。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结合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发现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数学思维和知识框架,养成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点,使自己的独创性思维得到培养与发展,学习能力和成绩得以提高。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颖的事物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恰恰是学生求知欲的体现,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老师对于学生的“为什么”一定要耐心地解答,绝对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怎么那么多为什么”来回答,这样不至于扼杀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保持追根溯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这不但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表现,更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作为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索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既是对学生求知欲的保护和激发,更是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真知、培养学生独创思维的法宝。比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知识时,老师在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规律后,有学生就好奇地问:“为什么?”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保护他们的求知欲,我给他们举了一个相关的、特别典型的例题:

    3714

    =3000+700+10+4

    =3×(999+1)+7×(99+1)+1×(9+1)+4

    =3×999+3+7×99+7+9+1+4

    =3×999+3+3×7×33+7+3×3+1+4

    =3×(999+7×33+3)+3+7+1+4

    这样不但解开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他们会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思维特点,寻找相同的例题,发现、掌握其中更多的规律。這样不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还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凸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丰富思想。

    三、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最怕的是学生把数学学死,这样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学生的创造性,独创性思维的发展,对于学习数学和其他课程以及以后的成长、发展都是一种制约。所以,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的做题精神。比如,一道题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出来,也可以用那种方法做出来,还可以用第三种方法等。这样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并用“看谁还能找到这道题的另外几种解法”来激发学生,挑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就会纷纷尝试,思考、研究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这种训练下,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爱思考、能创新的习惯和能力,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培养,更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习惯的养成。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习成绩、丰富学生思想的有效方法,更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胡烔涛.数学思维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编辑 鲁翠红

相关文章!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之

    廖建良摘 要:目前教育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观,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认可。它是以培养全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童年的时光,永恒的记忆

    白宛禾童年是美好的,总会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袅袅炊烟伴随着饭菜的香味,那是母亲的召唤;轻快的燕子闯入眼帘,那是儿时的伙伴;浓浓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