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随声附和
徐敏
随声附和,是我们很容易形成的一种传统惯性。譬如,一度人们看不惯穿牛仔裤,窃骂把个沟渠子(臀缝)绷得都快裂开咧,好人谁穿这种玩意儿?后来挡不住潮流,且无论身体高低胖瘦,身材凹凸优劣,几乎人人都有那么一两条。再譬如,电脑出现初期,众人一哄而起地谴责之,大有一棒子打死之势,认为上网就是为了打游戏,怎么就不好好去读读书呢?后来发现现代人谁都离不开电脑,学习、写作、查资料,甚至考试都需要在电脑上完成。
奇怪的是,我们似乎总要在生活中找个随时可以攻击的靶子,否则好像话题就会显得枯燥乏味。现在人们又开始把移动互联网及微信视为了“公敌”,借外国人之口描述国人:公车、地铁、任何场所,到处都是埋头刷微信、编段子、玩游戏的,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在读书。布衣以为,除非这是以第三世界老外的视角,难道只有捧本纸质书才叫读书么?好生奇怪,怎么就没人谴责游手好闲之人,却对新生事物极易生出诸多诘难,且又如此轻易地就能引发共鸣,甚至言之凿凿地不惜添油加醋,把个人类科技描绘得阴险龌龊。这不啻是一种反文明的冷暴力形式。
文明的前提是社会制度的逐步优化,没有制度就无所谓文明。一个好的制度,是真正容许百花齐放的。事实上,移动互联网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又一次大革命,它优于纸质书的特性显而易见,更节能环保,更互通有无,更贫富共享,更公平开放。我们为什么总要正经危坐地板着面孔,容不得开会时个别人分个神打个嗝?我们只唯恐孩子们游戏人生沉溺网络,却忽视了互联网神奇的启蒙教育作用。
笔者无权妄论人们手机不离手是好是坏,而只想说我们针对每一件新生事物,请勿再随声附和,要从积极的角度去审视,而不是总习惯于以点盖面,棍打一片,不惜倒洗澡水连孩子也一起倒掉。的确至今有部分人还远离电脑,坚持用笔写作,那是他们的特立独行,无可厚非。穆勒在《论自由》中说:故步自封的习惯,是人类进步的永恒障碍。所以别再拿互联网“碎片化阅读”之类的词唬人,还有谁抗拒得了互联网海量的优质信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