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机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人机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应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不仅对人—机—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因素进行分析,提供尺度参数、原则和依据,而且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通过对这一思想的充分应用,情感化设计在家具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将家具演绎得多姿多彩。

    【关键词】人—机—环境;家具设计;情感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B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65-02

    一、家具设计中“人、机、环境”因素的分析是最基本的设计准则和要求

    (一)人机工程学为家具设计中“物”的功能和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国际人体工程学学会对人体工程学下的定义是: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械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家庭生活和休闲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果、健康、安全、舒适等问题的科学。[1]人机工程学为家具设计提供科学的尺度参考,家具设计中考虑“消费者”和“家具”及“空间”的因素,提供了适宜的人体尺度参数、物的参数和空间参数。人机工程学中“人”的尺寸参数为家具尺寸提供了依据,根据家具的使用特性提供三种尺寸设计标准:5%代表“小身材”,50%代表“适中”身材,95%代表“大”身材。设计师需要根据家具的用途和使用情况合理选用百分位来进行设计,以此确定家具各个部分的尺寸,任何一个部件的设计都离不开人体尺度的参考,例如通过膝高就可确定椅高,人体尺寸确定了家具各个部分的尺寸,当然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设计。

    人体静态、动态尺寸为家具设计提供了尺度参考,人体的肌肉和骨骼结构为家具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设计合理的家具能够降低体能的损耗和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眼睛的结构、特性及对色彩的敏感度等为家具色彩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好的色彩设计可以缓解眼疲劳、调节心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设计家具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个人情况和环境,让家具和消费者、环境完美地结合,达到资源优化利用的效果。

    (二)人机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对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分析,为家具设计提供了最基本的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

    人体工程学中研究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关系为家具的功能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家具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用品,存在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功能性,家具的功能性决定了它的形态、造型和用材等等。纯艺术的形态和造型具有一定的美感,而家具形态和造型不仅是形态造型的创新、达到形式美,更主要的是用它来充实功能性,实现造型和功能的统一,成为实用美的经典。这一点在古人设计家具时就得到了证实,《长物志图说》中说:“脚凳以木质滚凳,长二尺,阔六寸,高如常式,中分一档,内二空,中车圆木两根,两头留轴转动,以脚踹轴,滚动往来,盖涌泉穴精气所生,以运动为妙。”[2]古人设计的脚凳充分挖掘了其功能性,通过运动按摩脚底穴位来达到减轻脚的肌肉疲劳和静态损伤,起到提精聚气的效果,这不正是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初衷吗?

    这也是现在消费者更青睐量身定做家具的原因:充分利用空间格局,在功能上将小储物空间改造成大储物空间,改善家庭居住条件,同时和室内设计风格或环境相协调,创造出令人身心愉悦的生活空间。将冰箱、洗衣机和家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考虑嵌入式的设计,不仅节省了空间,还使得这些物件看起来整齐有序,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不想浪费小空间怎么办呢?人机工程学提出的有机结合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解决办法,比如:转角处的小空间在市面上是无法买到合适的家具安置的,如果空着的话,不仅浪费空间还会带来影响美观的问题,因此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家具尺寸和消费者的需求来定制家具,如做成柜子、榻榻米或其它家具,将“消费者”、“家具”及“空间”充分协调配置,获得最高效率,利用墙面空间、楼梯转角空间来制作储物架、书架,既显得独特,又扩大了储物的空间,让小户型显出最大的实用度。

    同时,人体工程学还为家具设计提供了方法,比如:机房桌椅设计就要依据人机工程学中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来设计,对电脑座椅进行功能性分析,避免静态疲劳产生的损害,以此来解决“电脑桌椅”与学生之间各种相关功能的最优化,创造出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相协调的家具,这就是设计中需要决的新课题,或者说是设计的一种新方法。

    二、人机工程学中提出的人性化设计思想的应用

    (一)人机工程学提出的人性化设计的思想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研究目的是为产品、系统和环境的设计提供与人相关的科学数据,追求实现人类和技术完美和谐融合的目标,达到家具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并使人在工作、生活中提高效率,这就是人机工程学中提出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即在设计家具时要以人为本,不要仅仅只是设计家具。

    一件优良的家具必然是人、空间、技术、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平衡之后的产物,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必然是人,一切家具如果离开了人的因素,这件家具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家具不仅仅提供给人们完成“起、居、饮食”等日常使用的功能,它还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引领时尚、健康生活的先导。为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市场需要风格各异、配套齐全、层次分明的家具。

    在家具产品丰富的今天,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家具往往更受消费者的青睐,能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张扬个性,这就凸显了人机工程学中提出“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所在,也是家具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在家具设计应用中情感化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升华

    在家具的基本功能得到满足以后,消费者开始追求新奇的、具有象征性的、充满文化性和娱乐性的家具产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此时,人机工程学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设计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家具的感性因素方面。人们的消费文化有了新的倾向,由“温饱型”向“文化型”转变,家具的功能已不再是全部,人们更加关注家具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中更加考虑“精神”和“文化内涵”等情感因素。

    家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是人与生活进行情感交流的载体,如何为家具注入情感性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设计师都转向对家具的情感化设计,从消费者、家具与情感的关系引出了情感化设计,从积极性、大众性、深刻性、未来指向性和象征性等五个方面来体现情感化设计的特点,设计中要考虑消费者的因素、文化因素、美学法则、艺术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而找到设计的出发点。

    家具情感化设计应具备功能情感、消费情感、重符号语意、人—家具—环境相结合的特点,使家具使用的情感从舒适提升到愉悦,这也是现代优秀设计师将家具演绎得多姿多彩、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法宝。

    现代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感觉到孤独、疏远和感情的失衡,再加上住房空间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回到家就各自进入了自己的手机或电脑空间,忽略了与家人的沟通,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使得家庭式的阅读成为了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情感化家具设计中,设计师充分利用居住空间为家庭量身定做了一个阅读空间,将沙发背景墙、楼梯转角空间或隔断做成书架的形式,再配以同种风格的沙发和桌子,通过家具的围合形成一个半开放式的阅读空间,使家具成为情感的承载者,促进家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在休息的日子里,可以和家人一起阅读,静静地在书海中遨游,惬意放松、享受生活,同时也慢慢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这种由家具空间的组合变化产生的本能情感化慢慢转换为行为的情感化,可以使人们慢慢地感受到由家具围合所创造的情感阅读空间带来的心理愉悦和超脱。

    将环境氛围营造得让我们感到亲切、舒适、超脱,是家具设计在造型和功能上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家具让我们流连忘返、偏爱的原因,这正如《考工记图说》中所说的:“这不是怀旧,而是人类对‘原乡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记忆。在那里,我们仿佛跃入那个以身体接触全部物质创造的年代,在融会天地的古代劳动中体会生命存在的快乐。”[3]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消费者群体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设计师要想抓住消费者的需求,除了考虑人机工程学三者之间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升华人机工程学所提出的人性化设计。优秀的设计师将情感注入家具设计中,开辟出家具设计的新道路,这正是对人机工程学应用的升华。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

    [2]文震哼.长物志图说[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286.

    [3]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

    [4]卢兆麟.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进[J].工程图学学报,2009(12).

    [5]张巧莲.家具情感化设计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04).

    作者简介:

    丁丽娟,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信息技术系讲师。

相关文章!
  • 影像中的设计艺术个性化探寻

    黄志欣在美国纽约,有这样一个低调的耄耋老人,以自行车为出行工具,生活极为简朴,不依附名流、不趋炎附势、不奢华跟风,然而围绕着他的却

  • 张咏谊作品

    作者简介:张咏誼,硕士,现为泰山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多次参加国内设计竞赛并获奖。

  • 曲面造型物中丝网印刷艺术设计

    摘 要:曲面造型物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可以起到优化生活环境美感的作用,但印刷技术对曲面造型物并不适用,尤其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