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曼妙诗海,擦亮孩子们发现美的眼睛
陆菊芬
摘 要:在曼妙的诗海当中,我们该为孩子们擦亮发现美的眼睛,使他们能夠走进古诗文的意境,感受古诗文的魅力,领略古诗文的美。通过吟诵入境,感受古诗韵律美;借助绘画,体味诗文动态美;启发想象,领悟诗境艺术美;拓展延伸,开阔视野欣赏美。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古诗,教给他们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的技能和方法,塑造他们美的心灵,让孩子们在曼妙的古诗海洋中遨游!
关键词:古诗文 诵读 想象 拓展 审美
前段时间特别火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让央视主持人董卿火了,也在朋友圈引发了一个搞笑的段子——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当看见夕阳余晖和飞鸟时,应是发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慨叹,而不是单纯嚷嚷“哇,好多鸟,好好看……”虽然这只是网友调侃的搞笑段子,但是笑过之后,却也碰触了我的神经。
在我们祖国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古诗文异彩纷呈,如一片浩瀚的海洋。学习古诗文,正是给了学生一方畅游诗海的小舟,使他们能够走进古诗文的意境,感受古诗文的魅力,陶醉于古诗文的馥郁之中,经历一段快乐的旅程。作为教者,我们确实该深思:在曼妙的诗海当中,我们该如何为孩子们擦亮发现美的眼睛,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摸索与探求。
一、吟诵入境,感受古诗韵律美
古诗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吟诵,才能感悟到美的旋律,这是古诗词学习的最低层次。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古诗词,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朗读。
指导学生诵读,要注意语气轻重、语调变化、节奏快慢,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深刻体会到古诗的语言和节奏美。如古诗《所见》,仅四句话便勾画了放牛娃的声、情、神、态,表现出其活泼机灵的性格。诵读第一句“牧童骑黄牛”要平起叙述;第二句“歌声振林越”要高亢赞美,突出“振”字;第三句“意欲捕鸣蝉”回复叙述口吻;第四句中的“忽然”则应重而快,读后稍停,表现出牧童的机灵、敏捷;“闭口立”三字要读得轻而慢,一字一拍,再现出牧童轻声屏气和蹑手蹑脚捕捉鸣蝉的神情。教学时我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诗歌所充满的童真、童趣。此外,我还让他们采取大声朗读、加手势配动作等多种形式诵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在生动形象的吟诵中感悟《所见》这首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借助绘画,体味诗文动态美
古诗文的美,还在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说明诗与画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小学生对画的感知能力要远比文字强得多。因此,我们在小学的古诗教学中可采用画面入境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在视觉和想象中进入古诗的意境,在意境中享受到古诗的美。
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关键是善于为孩子们创设情境与氛围。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我把这幅瑰丽的图景做成多媒体课件,投影到大屏幕上,诗画对照,孩子们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领悟到诗歌的文字美。但“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中的“窗含”,很多孩子一时间不能理解。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演示“山岭上的积雪”图,问孩子们:“这景象从哪里看到的?”然后把画面渐渐缩小,直至出现窗户的画面,孩子们豁然开朗:原来诗人站在窗前看西岭上的积雪呀,“窗含”就是这样来的。体会古诗的语言美,声画结合,孩子们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动静分明的美。
三、启发想象,领悟诗境艺术美
古诗词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深入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该启发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美感与想象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古诗教学中启发学生想象,能让诗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孩子们头脑中一一闪现,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受。教学中,我努力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有自己的审美体验,能真正感受到诗词之美。例如:在教学古诗《秋思》一课中,在理解诗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时候,我让孩子们闭目想象:诗人写好信后,又担心自己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准备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通过想象诗人当时的动作、情境,让孩子们体会到诗人“又开封”这个细节,体会到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一句啊!此时无声胜有声,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开阔视野欣赏美
指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单靠上几节课就能达到目标。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力。我还把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学习,既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又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他们诵读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我在教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后,试探性地问:“有谁还知道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其它诗歌吗?”一只小手举得高高,班长黄唯琼同学站起来说:“还有一首很有名的,叫《望湖楼醉书》。”“你能背给大家听听吗?”“能。”维琼同学流利地把诗背诵了出来,这正是我想拓展的内容。于是,我把这首诗在黑板上写下来,两首诗比较阅读,并表扬黄唯琼同学能多看课外书,是背诵古诗小能手。马上有学生说:“老师,我还能背诵杨万里描写西湖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班上其他孩子也纷纷寻找描写西湖的诗词,并津津有味地吟诵背诵起来。如此让孩子们与古诗“朝夕相处”,定然会“日久生情”,不但在诵读中感悟到古诗的意境美,还开阔视野,对语言的积累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我相信,只要教者在古诗的教学中多想办法,就能把孩子们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让诗中的形、声、情、意直接作用于孩子们的感官,为他们的思维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在学习中感受美、领悟美、欣赏美、表达美,陶醉在对古诗文的审美享受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古诗,擦亮孩子们发现美的眼睛,教给他们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的技能和方法,通过美的事物、美的理想去感染孩子们,去塑造他们美的心灵,让孩子们在曼妙的古诗海洋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