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王云
摘 要:随着现代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国家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到指导、引导的作用,正是在这一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在新课改的进程下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效激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为了满足教学的要求,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从而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性学习,进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及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小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好奇心重,如果能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起来,让学生主动探索,将课堂回归给学生,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探索力、发现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十分有效的。学生认为数学是“硬骨头”,很难啃,也不开窍,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开拓创新,开发思维,主动解决疑难问题,促进思维最大限度地发展。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研究
(一)组织学生课前预习,以情境化导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当学生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行学习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再配以情景化的导学方式,更能让学生将生活和数学结合起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年、月、日”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年月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平年、闰年之间如何判断。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这项好用的工具,择一平年和闰年的不同日历做成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平年、闰年之间的区别,这样一来,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进行平年、闰年的计算办法,让学生保持热情,发展、开拓思维[1]。
(二)教师的引导加学生的动手,发挥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手段。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探究性是小学数学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中应该思考的。比如,在学生学习圆周长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用创新的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循序渐进的导入,首先在大屏幕中出示实物是圆形的生活中常见的各类东西,问学生知道这些东西的周长怎么计算吗?学生跃跃欲试地回答,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可以播放数学教育短片,将教师收集到的测量圆的周长的方式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其他自己没有想到的测量周长的方式,明白多种探究方式的意义,这是创新课堂、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随后我们将动手环节加入其中,让学生用红毛线绕圆一周,帮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形周长的长度和转化程度。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一步步實践探究,这时可把红毛线从圆周上拉下,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圆的周长拉直后是一条线段,可以测量长度,向学生逐步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而在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又可以引导学生用拉直的红毛线去试着量直径,证实圆的周长确实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用这种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方式,创新了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题中之意,培养了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小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奥秘,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新问题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造出一种学习环境,在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将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学方式应用好。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通过直观操作,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培养思维。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这一结论。而是先设置冲突,三根小棒是否都能围成三角形?然后,给出三根小棒,让学生试着围一个三角形,通过尝试,学生发现围不成三角形。那三根小棒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接着,教师给出9厘米、6厘米、5厘米、3厘米的四根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一看,选择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只有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才能围成三角形,很自然地得出了“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情境创设的方式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才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摒弃了原先传统的教师一味讲课的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探究,对学习的效果是非常有益的[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行创新教学方式,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本文从利用创新的数学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有创新方式的有效情境、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现课堂改革创新等方面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活跃和开发,对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永丽.“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设计与翻转课堂应用:评《微课程设计制作与翻转课堂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16.
[2]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