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问题及对策

    周福余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强调,“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是事关发展和民生的重大问题。”

    环境保护是建设五大功能区的基本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重庆市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不乐观

    通过对一些区县的乡村实地走访调研,大部分乡(镇)街道的农村乡村道路两旁、溪沟河流沿线、村民房前屋后、集镇背街小巷杂草丛生,垃圾满地,“三堆”(柴堆、粪堆、垃圾堆)现象突出。塑料袋、电子垃圾、一次性用品等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生活污水污染较为严重,大部分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绝大部分直接就近排入田间或河流、池塘之中。据调查统计,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每天产生约0.5公斤生活垃圾、40公斤生活污水。重庆市每年仅农村生活垃圾量就超过200万吨,生活污水达2亿吨以上,大部分农村基本上是垃圾清运靠水冲,臭气、碎屑清除靠风刮,道路清扫靠雨刷。农村还存在农用化学品污染、农作物秸秆污染、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等,农村的环境卫生现状令人堪忧。

    (二)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

    农民本身的环保意识差。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认识不到环境污染深层次的危害性,也认识不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之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短期难以更改,也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绝大多数农村居民都支持,但对于改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卫生习惯的要求,却往往难以做到;部分农村居民参与农村公共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再加上农村垃圾没有进行专门处理,农村的生态环境卫生不断恶化。每当提及农村二字,大多数就联想到“脏、乱、差”,与城市相比起来,不但基础设施欠缺,而且环境卫生差,与“干净、整治、靓丽、清爽”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村民的生活习性、卫生习惯、文明程度、环境卫生意识还亟待提高。

    (三)干部对环境卫生重视不够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一项投入大、困难多、见效慢的工作,仍然存在“上头热、下边冷,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有的镇村干部认为:“公共环境卫生是务虚的东西”,看不到明显成绩,思想上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从区县统筹管理上看,管理体制不顺,可谓是有牵头无统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市政、建设、卫生、环保、畜牧等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的协调工作机制,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重叠,职责主体不明,管理中缺位、错位、失位现象普遍存在,管理合力缺乏。从干部考核上看,农村环境卫生在综合目标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很少作为各级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标,没有建立管理监督治理办法措施、制度,乡(镇)、村基本都是来客“扫屋”应付式的做法,搞突击准备,各级干部对农村环境卫生重视不够。从执法手段上看,有关管理部门的信息还没有实现共享,执法合力尚未形成。

    (四)运行保障经费严重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人力有限”直接制约了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成效。目前,大多数区县的村级环境卫生管理经费主要由各乡镇或街道自行解决,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依然很薄弱,很多村几乎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来源,而筹集资金的途径又较为狭窄,向村民收取环境卫生保洁费依据不充分,难度很大,村级环境卫生保洁经费无法保障。市县财政预算给农村政治环境卫生治理的经费严重不足,又因乡镇财力举步维艰,长效管理需要的经费无法落实,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简陋、设备缺乏,一些环卫项目运行不畅、垃圾收运流于形式,从财政保障角度上看,财政保障不力、重视不够,忽视了农村生态环境卫生。

    (五)乡村环卫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环保事业的注意力、着重点都在城市,乡镇特别是广大农村严重缺乏环卫基础设施,很多乡镇都没有建立集镇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或处理厂,甚至连简易的垃圾填埋场都没有,乡村更缺乏垃圾收运设施、设备,所以导致村庄的垃圾处理方法仍停留在原始状态,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村的公共环境卫生日益恶化,农村的公共环境卫生问题日益突显。

    二、解决当前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对策建议

    环境卫生的维护靠的是制度和民众意识的提高,靠的是干部的重视,离不开财力的保障。要搞好环境卫生必须在管理机制、民众意识、集中整治、财力保障上下功夫:

    (一)大胆突破,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制

    孙政才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环保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区县成立环境治理办、镇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和村级环境卫生管理站,专门处理农村公共环境卫生保洁事宜;农村环境整治责任单位(市政局)派专人负责村庄环境卫生的监管工作,有效促进工作的落实,形成区县、乡(镇)、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村庄保洁责任机制。二是规范运行管理机制。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项目运行和管理,探索村民自治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制订出台管理办法,建立垃圾清扫、收集、转运方面的保洁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河长制,乡镇长为河长,对所管辖区域的水质负责,流经所辖区域的河水水质必须要有所提高,实行每月定期定点监测。三是建立严格的目标考核机制,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中,将考评与领导干部绩效挂钩。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污染治理机制,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保障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可由各级政府牵头,市政、环保、农业、畜牧、林业、水利、卫生、教育等部门协助并下放管理权和财权给乡镇。五是强化督查制度,定期督查,综合评比,同时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镇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进行跟踪报道,促进整体发展。加强镇乡环保监管能力建设,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大力引导.积极培育农村环境卫生主体意识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主导是政府,主体是农民。生态环境是人破坏的,也是人治理维护出来的,人的意识很重要。孙政才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环保行为,引导广大市民绿色消费、适度消费。要深入开展转变作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活动,让低碳、环保、节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扩大“以奖促治”政策影响面,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同时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加强环保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农村环境卫生保护主体的环保意识。

    (三)积极行动.努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为了快速治理农村环境,开县的镇乡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值得借鉴与推广。有效措施和做法是,积极引导群众开展镇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突出“四治”、搞好“两化”、注重“六归”,即:“治脏”、“治乱”、“治差”、“治水”,“绿化”、“亮化”,农贸归市、坐商归店、停车归位、基建归线、摊位归区、广告归栏。在坚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基础上,要求镇村干部必须做到“四个100%”:宣传发动lOO%、干部指导lOO%、农户行动100%、检查评比lOO%。组织实施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因地制宜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试点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特别是在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按照“以片为主、点片结合”的治理模式,对环境问题敏感、集中的区域,实施连片综合整治,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对综合整治情况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项检查评比,一看现场效果、二查工作记录、三听情况回报、四问群众看法。

    (四)广开财源,积极保障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投入

    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需要资金的保证,市、县财政应进行专项预算,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按照人口比例、地域范围综合核算财政保障经费,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保障,垃圾收运基本运转保障,清扫保洁人员的工资保障等。二是有效整合、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打捆”,实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与基本农田改造项目相结合,与农村新能源开发相结合,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整合项目、聚集资金、集中成片、整体推进,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三是落实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专项补助,加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四是积极动员农民出资、出劳参与支持环境卫生治理。五是积极探索鼓励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和保护。

    责任编辑:马健

相关文章!
  • 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创设及

    王榕芳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6-184-01摘 要 本文主要以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创设及价值分析为重点

  • 清末“龙票”揭开皇家南海子土地

    王青20世纪80年代,大兴区档案馆名誉馆员李丙鑫老师,在中科院图书馆里发现了一张“南苑督办垦务局执照”,即俗称的“龙票”。所谓“龙票”,是

  • “多规合一”路在何方

    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龙头引领作用。但长期以来,各类规划经常不协调,甚至“打架”。如何解决规划“打架”?中央明确提出,要统筹各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