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葡萄黑痘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吕中伟 吴文莹 董丹丹

    

    

    阳光玫瑰葡萄甘甜爽口,玫瑰香味浓郁,是一个集大粒、绿色、优质、抗病、耐贮运于一体的优良品种。自2012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河南后,经多年的推广及田间调查发现,阳光玫瑰通过技术措施,显著提高了果农经济效益,目前在河南地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是近几年常出现5月份降雨早(花期前后)、夏季雨水多的情况,这就造成阳光玫瑰葡萄病害发生严重,尤其黑痘病在露地栽培阳光玫瑰新梢、叶片和幼果上发生严重。现针对黑痘病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防控建议。

    1 危害症状

    黑痘病危害葡萄植株的幼嫩绿色部分,包括叶片、果粒、穗轴、果梗、叶柄、新梢和卷须。

    1.1 叶片危害症状

    叶片发病,首先在叶面上形成红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逐步发展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直径1~5毫米,边缘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外有淡黄色的晕圈;病斑中央为灰白色,并逐渐干枯、破裂,形成穿孔;严重发生时,病斑会连在一起。叶脉上的病斑呈菱形、凹陷,灰色或灰褐色,边缘为暗褐色;严重时造成叶片扭曲、皱缩。

    1.2 幼果危害症状

    果粒受害,初期在果面上产生深褐色圆形小斑点,扩大后成圆形凹陷病斑,直径3~8毫米;病斑中部灰白色,病斑外部(边缘)颜色比较深,褐色或红褐色或暗褐色或紫色,类似鸟眼状,所以有时被称为“鸟眼病”(图1)。受害果实病斑会硬化或龟裂,失去食用价值。

    1.3 新梢危害症状

    新梢以及果梗、叶柄、卷须受害,初期呈近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以后扩大为近椭圆形,病斑连接会呈长形或不规则形,以后呈灰黑色,病斑外部颜色比较深,为暗褐色或紫色,中部凹陷,之后开裂,形成溃疡斑(图2)。病梢发病严重时,生长停止或萎蔫枯死。穗轴、小穗轴受害,发生的症状与新梢或叶柄相同,会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发育不良甚至枯死;果梗,发生的症状与新梢相同,会造成下面的果粒干枯或脱落、僵化。

    2 病原菌种类与发病规律

    黑痘病病菌是葡萄痂圆孢(Sphaceloma ampelimum),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痂圆孢属。有性世代为葡萄痂囊腔菌(Elsinae ampelina),属子囊菌亚门,但极少见。

    2.1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病蔓、病梢等组织越冬,也能在病果、病叶痕等部位越冬。病菌生活力很强,在病组织可存活3~5年之久。第2年4、5月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发芽后,芽管直接侵入幼叶或嫩梢,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后,菌丝主要在表皮下蔓延。以后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盘,突破表皮,在湿度大的情况下,不断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等传播,进行再侵染。温湿条件适合时,6~8天便发病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远距离的病菌传播则依靠带病枝蔓。

    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25 ℃左右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0~40 ℃,最适为30 ℃。潜育期一般为6~12天,在24~30 ℃温度下,潜育期最短。超过30 ℃,发病受抑制。新梢和幼叶最易感染,其潜育期也较短。

    2.2 发病条件

    黑痘病的流行与降雨、空气湿度及植株幼嫩情况关系密切,尤其与春季及初夏(4—6月)雨水多,持续期长关系最大。长期多雨高湿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同时,多雨高湿条件下有利于葡萄叶、果、梢等绿色幼嫩组织的生长,导致发病严重。干旱年份以及少雨地区,新梢抽出缓慢、感病组织少、病害轻。河南地区露地栽培阳光玫瑰,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8月高温多雨季节为发病盛期,9月以后,气温降低,天气干旱,病害停止发展。

    阳光玫瑰对黑痘病属于感病品種,容易引起果园湿度增大、幼嫩组织增多的因素更利于病害的严重发生,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速效氮肥过多、修剪不合理、幼嫩组织多,都会导致病害大发生。园内遗留大量的病残体,则为病菌越冬和第二年的发病创造了条件。

    3 防控建议

    任何降低湿度和水分、减少病原的措施,都能减少或降低黑痘病的发生或发生概率,包括完善的排涝体系、清园措施和田间卫生(处理落叶和病残组织)、田间管理(合理叶幕,通风透光性良好;夏季控制副梢量等)等具体措施。虽然这些措施非常重要和必要,但是不能保证控制,所以,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3.1 苗木消毒

    由于黑痘病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病菌的苗木或插条,因此应选择无病苗木,或进行苗木消毒处理。常用的苗木消毒剂有:(1)10%~15%的硫酸铵溶液;(2)3%~5%的硫酸铜溶液;(3)硫酸亚铁硫酸液(10%的硫酸亚铁+1%的粗硫酸);(4)3~5波美度石硫合剂等。方法是将苗木或插条在上述任一种药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即可定植或育苗。

    3.2 田间卫生

    黑痘病的初侵染主要来自病残体上的越冬菌源,因此,必须仔细做好清园工作,以减少初侵染的菌源数量。冬季进行修剪时,剪除病枝梢及残存的病果,刮除病、老树皮,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等,并集中烧毁。再用铲除剂喷布树体及树干四周的土面。常用的铲除剂有:3~5波美度石硫合剂、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50%硫黄干悬浮剂500倍液等,设施葡萄要考虑石硫合剂对棚膜的影响,可选用1.8%辛秀安水剂200倍液。喷药时期以葡萄芽鳞膨大、尚未出现绿色组织时为好。过晚喷洒易发生药害,过早效果较差。

    3.3 加强树体管理,提高树体抗性

    3.3.1 加强水肥和土壤管理 阳光玫瑰是需肥量大的品种,建园时每亩用10~15米3腐熟的牛粪或者羊粪等,做好土壤改良工作;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根据葡萄生育期养分吸收规律,科学施肥,注重氮磷钾比例,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树势过旺枝叶疯长从而增加葡萄黑痘病发生的风险。

    3.3.2 加强栽培管理 建立完善的排涝体系,采用避雨栽培、套袋等措施降低黑痘病发生风险;生长期通过摘心、疏花疏果、及时去除卷须和副梢等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空气湿度。

    3.4 化学药剂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对黑痘病的防治药剂施用上要体现一个“早”字,在发芽前后必须采取措施。根据所在的地区气候条件或栽培方式(是否设施),确定采取的具体措施。一般施用保护性药剂,如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吡唑福美双800倍液、25%保倍(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2 000倍液等。

    开花前、落花后是防治黑痘病的最关键时期。可以结合防治其他病害的防治措施,施用内吸性的药剂,例如40%汇优(苯醚甲环唑)悬浮剂5 000~6 000倍液、75%凯逸(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6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 000~10 000倍液、40%腈菌唑悬浮剂1 000倍液、43%戊唑醇5 000~7 000 倍液等。

    (作者联系电话:13503819691)

相关文章!
  • 河北省主栽海棠品种抗寒性研究

    王惠芝 李敬川 宫英振摘要? ? 本文选取河北省主栽的14个海棠品种(系)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人工低温胁迫下的细胞膜相对

  • 中俄边境水域秋季渔政联检如期

    按照中俄《关于在黑龙江、乌苏里江边境水域合作开展渔业资源保护、调整和增殖的议定书》和中俄渔业混委会第29次会议纪要要求,中俄边境水

  • 仔猪黄痢病病因及综合防治探讨

    刘传宁摘要:结合当前实际,分析了仔猪黄痢病的病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关键词:仔猪黄痢病;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