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动性的探讨
曹淑云
摘 要:作为数学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思考能力,把数学教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动性;探讨
在教学中,数学这门学科,无论是从思维模式上,还是从逻辑推理上,都有别于其他学科,在难度上也略高于其他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数学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也为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课堂的教学主体不但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需要尽快更新。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变成了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为辅助者和引导者的新型教学课堂。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也使广大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更多地从课堂教学的趣味生动性角度考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是本文我们主要阐述和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生实际情况分析
小学生大多是活泼好动的,正是由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这种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鉴于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较强理论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导方向,因为小学生一旦发现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就难免会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对数学的学习效果。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状况分析
旧的教学体制影响下,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自主性学习特点的体现,数学课堂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弊端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长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形成了在课堂教学上以自我为中心,把书本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老师所知道并理解的观点和内容一并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也养成了坐等其成、懒于思考的不良学习习惯,对所学知识不是一知半解,就是囫囵吞枣。严重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探究性,更谈不上学习兴趣和乐趣所在。因此,大部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上都感到困难和吃力。
弊端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滞后
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体现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以一种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课,教学方式陈旧单一,課堂死气沉沉,无法激起学生听课兴趣,没有任何吸引力而言。小学生本来自制性和自律性就差,这样很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或交头接耳,既影响了学生自己的听课效率,也影响了老师的授课心情。
三、新课程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动性的策略
1.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以全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小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理念为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能正确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模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数学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充分完美地体现出来,从而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2.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增加数学课堂的生动性
情境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式学习法等,都为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供了依据和有效保障。一堂生动的数学课,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会把学生带入一个知识的乐园和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学世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被强烈地激发出来。而且由于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他们会随着教师的引导,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让自己在神奇的数学知识海洋中最终找到并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3.数学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树立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施,尤其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因此,数学教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有的教师会认为,小学生年龄小,性格特点又活泼好动,再加上有些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如果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会不会影响到他们掌握和接受知识,如果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也会无法保证。其实教师的这些担忧不是没有道理,这是一个教学理念从旧到新的转变过程,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内容,明白树立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在教师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者和引导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模式,挖掘自身学习潜能,并随着老师的点拨和指引,一步步完成数学公式的推理过程。
所以数学教师大可不必担心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会失去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只要有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只会从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并为他们最终学会学习、积极地探索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