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视野下创新教师发展路径分析
曾鸿鹄 付芳 周文 刘端勇 赵海梅
[摘 要]“两学一做”的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知行合一,长效常态才是真正内涵和关键所在。创新是“两学一做”的活力与精髓所在,教师发展关乎高校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局,深刻领悟并以“两学一做”精髓为指导,创新教师发展路径,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也是“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延伸。
[关键词]两学一做;创新;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48-03
教师是高校的主体,其教学能力和成长关乎高校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培养教师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然而,目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发展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教育素养不足,教学经历缺失、职业压力过大、缺乏科学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弱势群体等主客观因素。[1]“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以“学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为主要内容,其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深挖其内涵,如何将做一个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与创新实践工作性质相结合,如何将其与教师发展设计与规划相结合,值得探索。
一、“两学一做”的重要内涵与关键
“两学一做”的关键有二。其一,如何通过学习党章党规而不忘初心,明确责任和义务,规范行为,为如何做一个合格党员列定标准;其二,如何通过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而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为如何做个优秀共产党员量体裁衣。因此,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熟悉掌握党章党规,才能将党章党规作为行为准则,并在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实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其次必须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与现今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党的创新成果,其涵盖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各种创新成果。创新是“两学一做”的活力和精髓所在,要认真深挖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与本职工作相关内容,并深刻把握其精神和创新内涵,从而提高本职工作质量和水平,并长效常态坚持发展。由此,我们明确“两学一做”的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精髓在创新,知行合一,长效常态才是真正内涵和关键所在。
二、“两学一做”指导教师发展设计的价值分析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教师的职能还多了一项学术研究,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关乎传道、授业、解惑的质量,高校学术发展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发展必须合情合理地规划,长期有效地落实。恰逢“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将“两学一做”精神内涵衍化到教师发展规划和设计中。“两学一做”,其学一在于以党章党规引领宗旨教育,夯实教师发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学一做”,其学二在于以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内容,指导教师发展规划内容和方式的设计。“两学一做”关键在做,以党的要求和宗旨推荐教师发展的不斷前行,将学的内容与做的行为融为一体,化为自觉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两学一做”精髓在创新,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挖掘与本校高校教师发展相应创新点。教师发展是关乎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事,要长远规划设计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常抓不懈,才能使教师钟情教育、回归教育、创新教育、发展教育、实现自我、快乐成长。
三、坚持“两学一做”,创新教师发展路径分析
(一)创新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理念
相比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现代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和荣誉八个要素构成。贯穿其间的不外培养人的本质,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关键。“两学一做”可从教育宗旨和目标上明确方向。将“两学一做”引入职业道德培养过程,首先,初心教育,积极引导教师不断加强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和努力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其次,回归教育本质,积极引导教师努力致力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能力、技能和水平以培养合格人才。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方法涵盖教师教的方法(教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法)两大方面,教法必须依据学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然而,每一门专业或者是课程,都具有适宜多样的教学方法,甚至每一位教师也有擅长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作为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应该大力推广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另一方面又要尊重专业或课程客观发展规律和教师特性,选择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创新教师发展设计
教师发展是高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更关乎高校的长远发展。高校教师发展应该坚持几个原则,如有教无类原则,各级别和各层次的教师都是高校重要的教师资源,都应该享有教师发展的权利;差异原则,不同级别或不同层次的教师其教师发展设计不同,实现差异化发展,统筹兼顾原则,整体培养过程中还要尤其重视教师的个性化培养与发展;以教师为本的原则,教师发展设计最终实现的目标是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的个人发展汇聚成学校教师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形成具有全局、长远、稳定的校级教师发展观和理念,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和规划,结合学校教师发展设计,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拟定个人发展设计,制订短期和长期教师发展方案。
(四)创新教师发展组织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模式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即国家政策引导,高校推动执行的被动兼部分主动的模式[2],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需求被动、被动参与的不足,但在目前的状态下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这模式和架构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和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如可以考虑建立以教学名师为主体,以传帮带为主要内容的名教师工作室,开展示范教学、教学研讨、教学交流,创新精品课程,形成以名师教学理念和学术思想继承为主要特色的学术教学团队,以点带面,辐射全校[3];建立学术和教学交流平台,形成以最新学术、最新进展为主,畅通交流的浓厚学术和教学氛围;建立各种兴趣爱好、各类热点关注、学术交流、专业发展的教师发展合作体。建立特色化教师发展班组,形成术业专攻、志同道合的学术及教学攻坚克难班组,打造一流学术或教学团队;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整体协调处理教师发展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经费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诉求解决等问题,等等。
(五)创新教师发展的文化氛围
教师发展内容一方面要具有开放性、延伸性、前沿性等紧跟时代潮流的特点,同时也非常有必要保持区域文化发展特色。故而教师发展应该与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相结合,尤其是地区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师,如赣鄱中医文化、岭南中医文化等,中医专业教师在地区中医文化和区域教育教学理念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开展教师发展培训过程中,此方面的内容也是重要继承和创新的内容之一。其次,还必须与专业特有文化或新教学技术教学理念相结合,探索特有专业文化和新技术对教师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开展研究。比如随着慕课(MOOCs)的日益兴起,慕课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慕课的建设、慕课平台的应用、以慕课为契机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等都日益深刻影响教师发展,推动慕课与教师发展相结合,促进教师用自然、联系与发展的生态观念来推动幕课在高校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和发展,也是适应新技术新教学理念的需要。[4]
(六)创新教师发展生态圈
根据学科、专业和教学理念、教师个性特点不同,不可避免地形成各种教师圈,如各种学术圈、教学圈等,高校各专业学术和教学之间或有脱节,或者过于集中。大学精神主要在于尊重科学、唯才是用、崇尚民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应该是高校的学术氛围的基调和宗旨。设计教师发展规划时,要积极鼓励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教师突破专业、课程和兴趣爱好的限制,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实现多学科交叉,相互消长。
(七)创新教师发展人文关怀机制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发展设计与规划的重要内容,教师职业幸福度调查是教师发展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5]教师幸福感的建立并不全在物质认同,而更在精神层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各层次教师的幸福感和认同感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职业幸福感建设,不仅要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还要关注教师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同时更要关注不同层次的教师需求。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根据专业发展和教师特点合理的设计与安排。
(八)创新教师发展国际视野
一流的大学都有一流的高校教师发展设计和规划,如澳大利亚在强调教学的中心地位的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和课程建设,其国立大学强调“学术发展”,悉尼大学看重“大学—社区合作”,墨尔本大学重视“制度咨询、政策发展”。我们应该把教师教学核心使命、以教学为主,实现教师全面发展、创新课程开发等促进教师发展回归教学本质作为教师发展的定位[6],李俊芬等梳理美国教师10项职能指出“理解学生,有效沟通、合理设计、善于反思”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提示教师发展中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初心的设计和规划。[7]因此,我们在设计高校教师发展规程中,要不断吸收国内外教师发展先進理念,取其精华,融为我用。
大学是真理传递,文明创造之地,而教师正是真理和文明的传递者。“两学一做”立足党员教育,其内涵在于知行合一,创新发展。以此为指导,创新拓展高校教师发展设计与规划,也将是“两学一做”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延伸。高校要深刻把握“两学一做”扎实学、踏实做、倾心创、持恒心、重实效的深刻内涵,积极推动和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周秋旭.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1):65-67.
[2] 黄莉.“班级制”教师发展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3):26-29.
[3] 陈兆芳.名师工作室引领下高职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1):8-10.
[4] 胡庆昆.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探讨——基于 MOOCs 时代视阈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264-265.
[5] 潘红.美国高校教师发展导向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6(4):124-127.
[6] 吴薇,朱乐平.澳大利亚八校联盟教师发展中心使命研究[J].江苏高教,2016(2):12-16.
[7] 李俊芬,张增良.美国教师 10 项任职要求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工作的启示[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2-34.
[责任编辑:刘凤华]
[摘 要]“两学一做”的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知行合一,长效常态才是真正内涵和关键所在。创新是“两学一做”的活力与精髓所在,教师发展关乎高校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局,深刻领悟并以“两学一做”精髓为指导,创新教师发展路径,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也是“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延伸。
[关键词]两学一做;创新;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48-03
教师是高校的主体,其教学能力和成长关乎高校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培养教师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然而,目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发展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教育素养不足,教学经历缺失、职业压力过大、缺乏科学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弱势群体等主客观因素。[1]“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以“学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为主要内容,其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深挖其内涵,如何将做一个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与创新实践工作性质相结合,如何将其与教师发展设计与规划相结合,值得探索。
一、“两学一做”的重要内涵与关键
“两学一做”的关键有二。其一,如何通过学习党章党规而不忘初心,明确责任和义务,规范行为,为如何做一个合格党员列定标准;其二,如何通过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而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为如何做个优秀共产党员量体裁衣。因此,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熟悉掌握党章党规,才能将党章党规作为行为准则,并在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实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其次必须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与现今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党的创新成果,其涵盖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各种创新成果。创新是“两学一做”的活力和精髓所在,要认真深挖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与本职工作相关内容,并深刻把握其精神和创新内涵,从而提高本职工作质量和水平,并长效常态坚持发展。由此,我们明确“两学一做”的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精髓在创新,知行合一,长效常态才是真正内涵和关键所在。
二、“两学一做”指导教师发展设计的价值分析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教师的职能还多了一项学术研究,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关乎传道、授业、解惑的质量,高校学术发展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发展必须合情合理地规划,长期有效地落实。恰逢“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将“两学一做”精神内涵衍化到教师发展规划和设计中。“两学一做”,其学一在于以党章党规引领宗旨教育,夯实教师发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学一做”,其学二在于以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内容,指导教师发展规划内容和方式的设计。“两学一做”关键在做,以党的要求和宗旨推荐教师发展的不斷前行,将学的内容与做的行为融为一体,化为自觉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两学一做”精髓在创新,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挖掘与本校高校教师发展相应创新点。教师发展是关乎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事,要长远规划设计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常抓不懈,才能使教师钟情教育、回归教育、创新教育、发展教育、实现自我、快乐成长。
三、坚持“两学一做”,创新教师发展路径分析
(一)创新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理念
相比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现代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和荣誉八个要素构成。贯穿其间的不外培养人的本质,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关键。“两学一做”可从教育宗旨和目标上明确方向。将“两学一做”引入职业道德培养过程,首先,初心教育,积极引导教师不断加强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和努力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其次,回归教育本质,积极引导教师努力致力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能力、技能和水平以培养合格人才。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方法涵盖教师教的方法(教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法)两大方面,教法必须依据学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然而,每一门专业或者是课程,都具有适宜多样的教学方法,甚至每一位教师也有擅长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作为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应该大力推广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另一方面又要尊重专业或课程客观发展规律和教师特性,选择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创新教师发展设计
教师发展是高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更关乎高校的长远发展。高校教师发展应该坚持几个原则,如有教无类原则,各级别和各层次的教师都是高校重要的教师资源,都应该享有教师发展的权利;差异原则,不同级别或不同层次的教师其教师发展设计不同,实现差异化发展,统筹兼顾原则,整体培养过程中还要尤其重视教师的个性化培养与发展;以教师为本的原则,教师发展设计最终实现的目标是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的个人发展汇聚成学校教师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形成具有全局、长远、稳定的校级教师发展观和理念,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和规划,结合学校教师发展设计,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拟定个人发展设计,制订短期和长期教师发展方案。
(四)创新教师发展组织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模式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即国家政策引导,高校推动执行的被动兼部分主动的模式[2],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需求被动、被动参与的不足,但在目前的状态下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这模式和架构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和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如可以考虑建立以教学名师为主体,以传帮带为主要内容的名教师工作室,开展示范教学、教学研讨、教学交流,创新精品课程,形成以名师教学理念和学术思想继承为主要特色的学术教学团队,以点带面,辐射全校[3];建立学术和教学交流平台,形成以最新学术、最新进展为主,畅通交流的浓厚学术和教学氛围;建立各种兴趣爱好、各类热点关注、学术交流、专业发展的教师发展合作体。建立特色化教师发展班组,形成术业专攻、志同道合的学术及教学攻坚克难班组,打造一流学术或教学团队;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整体协调处理教师发展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经费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诉求解决等问题,等等。
(五)创新教师发展的文化氛围
教师发展内容一方面要具有开放性、延伸性、前沿性等紧跟时代潮流的特点,同时也非常有必要保持区域文化发展特色。故而教师发展应该与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相结合,尤其是地区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师,如赣鄱中医文化、岭南中医文化等,中医专业教师在地区中医文化和区域教育教学理念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开展教师发展培训过程中,此方面的内容也是重要继承和创新的内容之一。其次,还必须与专业特有文化或新教学技术教学理念相结合,探索特有专业文化和新技术对教师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开展研究。比如随着慕课(MOOCs)的日益兴起,慕课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慕课的建设、慕课平台的应用、以慕课为契机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等都日益深刻影响教师发展,推动慕课与教师发展相结合,促进教师用自然、联系与发展的生态观念来推动幕课在高校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和发展,也是适应新技术新教学理念的需要。[4]
(六)创新教师发展生态圈
根据学科、专业和教学理念、教师个性特点不同,不可避免地形成各种教师圈,如各种学术圈、教学圈等,高校各专业学术和教学之间或有脱节,或者过于集中。大学精神主要在于尊重科学、唯才是用、崇尚民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应该是高校的学术氛围的基调和宗旨。设计教师发展规划时,要积极鼓励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教师突破专业、课程和兴趣爱好的限制,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实现多学科交叉,相互消长。
(七)创新教师发展人文关怀机制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发展设计与规划的重要内容,教师职业幸福度调查是教师发展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5]教师幸福感的建立并不全在物质认同,而更在精神层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各层次教师的幸福感和认同感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职业幸福感建设,不仅要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还要关注教师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同时更要关注不同层次的教师需求。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根据专业发展和教师特点合理的设计与安排。
(八)创新教师发展国际视野
一流的大学都有一流的高校教师发展设计和规划,如澳大利亚在强调教学的中心地位的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和课程建设,其国立大学强调“学术发展”,悉尼大学看重“大学—社区合作”,墨尔本大学重视“制度咨询、政策发展”。我们应该把教师教学核心使命、以教学为主,实现教师全面发展、创新课程开发等促进教师发展回归教学本质作为教师发展的定位[6],李俊芬等梳理美国教师10项职能指出“理解学生,有效沟通、合理设计、善于反思”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提示教师发展中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初心的设计和规划。[7]因此,我们在设计高校教师发展规程中,要不断吸收国内外教师发展先進理念,取其精华,融为我用。
大学是真理传递,文明创造之地,而教师正是真理和文明的传递者。“两学一做”立足党员教育,其内涵在于知行合一,创新发展。以此为指导,创新拓展高校教师发展设计与规划,也将是“两学一做”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延伸。高校要深刻把握“两学一做”扎实学、踏实做、倾心创、持恒心、重实效的深刻内涵,积极推动和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周秋旭.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1):65-67.
[2] 黄莉.“班级制”教师发展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3):26-29.
[3] 陈兆芳.名师工作室引领下高职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1):8-10.
[4] 胡庆昆.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探讨——基于 MOOCs 时代视阈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264-265.
[5] 潘红.美国高校教师发展导向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6(4):124-127.
[6] 吴薇,朱乐平.澳大利亚八校联盟教师发展中心使命研究[J].江苏高教,2016(2):12-16.
[7] 李俊芬,张增良.美国教师 10 项任职要求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工作的启示[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2-34.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