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减少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旁观者”

    陈德冰

    〔关键词〕课堂管理;旁观者;心理辅导活动课;团体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心理辅导活动课在我国一些沿海大中城市悄然兴起,并迅速成为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形式。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心理辅导活动课因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阻碍因素,如学生对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已成为影响心理课堂管理的一大问题。部分学生在心理课堂中表现出“旁观者”的心态:不参与活动、不发表个人见解、不披露任何个人隐私、不给予团体任何信息反馈等等。这严重阻碍了学校心育目标的实现,也违背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育理念。心理辅导活动课堂的管理问题已成为无法回避的教育事实。

    目前,各学校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程的改革与推进,不管是追求“高效课堂”还是“有效课堂”,都毫无疑问地表明:课堂管理成为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管理,是对当前课堂管理进行深入反思和革新的必然选择。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教育理念提出:所谓生本,就是学生的角色要回归到他真正的身份,即学习者和学习的主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性。

    为此,我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按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团体发展进程,就如何积极应对心理课堂中的“旁观者”,提高心育课堂的实效作以下的探讨。

    一、团体暖身阶段:把展示的舞台交还学生

    心理辅导活动课初期,学生尚未有足够的情绪和精神准备,对本节课要探讨的主题和要达成的目标茫然不知,团体内部开展互动、交流、分享的氛围尚未形成。因此,在团体暖身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情绪接纳”,营造一种轻松、温暖、安全的氛围。

    暖身阶段的传统做法是,教师设计一些个体或团队的游戏,或者使用视频资料等促成团体成员初步的互动。而个别学生可能会对教师预设的游戏或视频不感兴趣而成为游戏的“旁观者”,这直接破坏了课堂氛围的营造。

    因此,我认为暖身阶段应该把舞台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这个环节的“主角”。把舞台交给学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暖身阶段的活动设计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革。

    1.活动设计可以更多地以接棒式或传递式进行。如击鼓传球、眉目传“情”、绘画接力赛等。以“绘画接力赛”为例,它是这样操作的:第一个学生随便完成一个简单的绘画,绘画完毕传递给后面的第二个学生欣赏5秒;第二个学生根据脑海里的印象把画画出来,完毕再把自己的画传递给后面的第三个学生欣赏5秒;第三个学生据印象绘画,依此类推。这种接力的形式既有趣味性,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即使有学生不愿意,但迫于群体的压力也会参与集体活动。

    2.变“要我热身”为“我想要热身”。如采取轮流“3分钟分享一刻”的形式,分享的内容可以是与主题有关的故事、笑话、小游戏、谜语竞猜、歌曲欣赏、小品、相声等等,可以是个人分享,也可以团队分享。学生还可以自由选择分享的时间,如某个主题的时候才分享。实践两年多以来,我发现这种“人人都是课堂的主人”的形式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的平台。这种方式也更符合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心理特点。

    二、团体转换阶段:把安全信任留给学生

    转换阶段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展开主题”,以形象具体的方式提出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引起他们认知上或行为上的冲突。在这一环节,学生成为“旁观者”往往是基于两点,一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情境不感兴趣,二是不愿意把个人隐私暴露出来。因此,在提问时学生的回答经常就是:我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我不懂、我不会、我还没有想好……

    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要真正催化团体动力,把学生的关注点聚焦于问题情境,要做好以下几点:

    1.情境的创设要生活化、具体化,更要贴切学生的实际,切忌过多地引用思想品德教育的例子。

    2.教师以身作则,适当的时刻进行某个程度的自我暴露,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如课堂上提问:“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你是否嫉妒过他人?”这时会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敢吱声,有的甚至低头避免与教师目光接触,即使被邀请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会说“没有”,以减少被老师追问的可能。一般来说,学生的焦虑产生于害怕让别人在超出一般公众认识的程度上认识自己,或害怕遭遇他人的批评和误解。教师如果在这个阶段做适当的自我暴露,建立充分安全、信任的氛围,就会促使学生打开话匣子。

    3.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强调课堂的保密原则。心理课堂的理想状态当然是每个学生都踊跃发表个人见解,引发思想的碰撞,推動团体动力的发展。然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若有的学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表露个人思想,那我们也不必强求。尤其对一些有心理创伤的学生,在他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复原力时,我们更要注意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同时,我们在课堂还必须强调一点,就是保密的原则。对于课堂上同学的自我暴露或者个人见解,不取笑、不嘲讽、不戏弄、不蔑视,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否则,学生将在课堂上永远“封口”。

    三、团体工作阶段:把合作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经过15分钟左右的团体动力催化后,学生之间基本建立起信任关系,形成较稳定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系,接着进入的就是团体工作阶段。这个阶段的典型特点是,团体探讨重大问题和采取有效行动,以促进学生认知及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这个阶段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一节心理活动课的成功与否。

    实践中,我们有时会看到学生陶醉于已有的舒服状态,以回避同学间的挑战,或者因为对某个同学有强烈的情绪而感到焦虑,表现出退缩行为。以“面对冲突”一课为例,有学生曾因宿舍排队洗澡与同学发生冲突,并因自身内向的性格而在冲突中败阵,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在讨论“如何解决冲突”时,她便成为了旁听者。

    因此,团体工作阶段应该更多地对愿意冒险暴露个人隐私的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并鼓励他们把课堂所学的技巧迁移到实际生活。课堂中,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问题解决方式教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习得替代性经验。如何向学生传授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体呢?大概可从以下层次进行思考:

    1.小组的组合方式。小组讨论该是心理辅导活动课达到目标的一种主要形式。不管教师设计何种形式的活动,若想学生有精神上的收获,必须通过分享讨论的方法。目前,心理辅导活动课一般是在普通教室授课,因场地的限制,学生座位不可能进行很大的变化,因此可以采取“六六讨论法”或“配对讨论法”。讨论小组的划分,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让每个学生在短时间内都有表达的权利。

    2.任务的分配。以“六六讨论法”为例,在六人小组里,第一次可以由A做主持和汇报工作,B做秘书记录;第二次由B做主持和汇报工作,C做秘书记录,依此类推。该方式向学生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在小组里人人平等,人人对团队都有责任。

    3.发言的顺序。沉默是课堂“旁观者”的典型特征,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在组内讨论时可以采用绕圈发言的方式来建立团体焦点,促使每个人必须思考自己将要公开表达的内容。而在班集体分享时,可以通过赋予首个发言者某种特权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如首个发言者可以随意抽点同学来发言。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沉默者”,这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因地制宜的教育机智。如当教师发出邀请“你能不能说说心里的想法”时,可以借用眼神来鼓励学生向团体发言。对于习惯性沉默者,教师可以给他一个简单的任务,如“你能重复一次他刚才的说话吗?我们听得不是很清楚。”

    四、团体结束阶段:把创造的乐趣送给学生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结束阶段,通常采用的形式是让学生谈收获和感受、谈以后可能的行为方案,或借用音乐视频素材、大团圆的活动等推动团体的情绪到达最高点。其实,结束阶段同样需要精心设计活动,以深化学生在课堂的心灵感悟,留下美好的回忆。

    每次观摩心理课堂,到了结束阶段学生谈感想谈收获时,教师都或多或少感觉到学生言语中的“空”与“虚”。这不能完全说学生真的没有收获,只是有些收获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有些收获还来不及上升到认知的层面,有些收获还没有融入个人的经验中。与其让学生把丰富的心灵感悟以苍白的语言表达出来,追求课堂结构表面的完整性,不如鼓励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呈现自己在课堂上的所思、所想、所获。这其实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表达自我成长的过程。如“感恩”一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即场诉说、日记记录、礼物赠送、拥抱、握手、欢乐頌等方式来表达内心对某人的感恩情怀。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落实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依托,我们对它规律性的认识还很肤浅,本身的理论建设也尚待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所呈现出来的诸如各学段辅导主题的具体确定、辅导设计的有效性、辅导效果的评价标准等问题,更需要一线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总结反思。我坚信,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心理辅导活动课也会最终形成它固有的学科模式,探索出成熟的课堂管理形式,迎来它独秀一枝的“春天”。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南海区官窑二中,佛山,528237)

    编辑/刘 芳 终校/张 帆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强化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读”的

    张小明文言文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枯燥难懂,费时费力,让许多学生叫苦不迭,甚至望而生畏。

  • 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张蕾初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没有素材可写、素材过于陈旧以及无法激发对写作的兴趣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增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