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精英实验班中研讨课的探索与实践

郭胜锋 张红菊
[摘 要]在精英实验班中构建新生研讨课、学科基础研讨课、学科前沿和科学交叉前沿等多层次研讨课,是高校拔尖人才创新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各大重点高校探索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本科精英教育实验班是当前各大重点高校针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教育的重要基地,已成为高校打造办学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精英教育;研讨课;含弘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28-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扩招前1998年的9.8%上涨至2014年的37.5%。若按照美国教育社会学家Martin Trow的观点——大学毛入学率在15%以下属于精英教育阶段,入学率在15%~50%属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入学率在50%以上属于普及教育阶段,显然,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后大众化教育阶段。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大而不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等,更是引起了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深思。为此,2009年教育部和中组部联合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该计划建立了一批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区,如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的致远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的华罗庚数学班、严济慈物理班,西安交通大学的理科试验班、钱学森实验班等,旨在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大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学生成长为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与此同时,其他各大重点高校也争先设立了精英教育实验班,如重庆大学弘深学院、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西南大学含弘学院等,旨在提升拔尖人才的培养水平,其实践探索将对我国大学精英教育的逐步开展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也在逐步深入探索和发展。
一、高校本科精英实验班建立研讨课的重要意义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为学、兴业、治国的英才,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光荣使命。为此,各大高校依托其自身优势学科,以创新实验班为先导,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未来在各行业中起引领作用的优秀杰出人才,力求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图1为笔者基于部分重点高校的官网数据,统计了近年其精英实验班毕业去向分布情况。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实验班毕业生中进入国内外一流高校继续深造的占据了75%以上,部分高校实验班毕业生中甚至高达90%以上选择了进一步攻读学位。为此,在本科精英实验班中建立各类研讨课体系,有助于培养高层次、高研究水平的拔尖人才,拓展精英实验班学生的全球视野,提升其学术修养和科研训练水平,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的生源。就世界高等教育而言,大力推进本科研究性教学,建立系列小班研讨课,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也是主流趋势之一。如1959年,哈佛大学首次实践全新的小班研讨课,增加学生和教师的接触,强化学生的学术经历和能力;还有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本科生研究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UROP);以及2003年,國内清华大学首次开设小班研讨课等,向学生提供了与教师密切合作研究的机会,课程结束后学生仍有机会从事教授的课题研究,从而了解真正的科学研究,创造出新的知识。因此,在高校精英实验班中设立研讨课,对于学生选择今后的主修课程乃至以后攻读研究生的专业方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讨课的设置时间、内容及研讨课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值得人们重点关注的课题。
二、高校本科精英实验班中研讨课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新生研讨课,启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
新生研讨课,是在一年级教学中探索研究型教学的一种大胆尝试,将架设新生与大学教授间沟通互动的桥梁。新生研讨课使新生在大学一年级这个特殊的至关重要的人生转折期,能有机会亲自聆听教授的治学之道,亲身感受他们的魅力风范和学者气息;有助于学生树立为人为学的目标,尽早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新生研讨课的建立,也是创造一个新生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旨在启发新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初步培养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为建立基于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奠定基础。
(二)建立学科基础研讨课,架设学科教授与新生间互动的桥梁
高校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建立优势学科基础研讨课,拉近学科教授和实验班新生间的距离,使得优秀学生能亲身感受学科负责人的治学之道。此外,建立学科基础研讨课,已成为高校宣传其自身优势学科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引入优秀本科生参与其中,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积累和传承。通过顶层系统设计,建立学科基础、学科专业的导论课,能积极推进新生研讨课和学科基础研讨课在教学内容上衔接、贯通,实现教学团队的融合和资源共享。
(三)建立学科前沿研讨课,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科前沿研讨课主要针对若干相对稳定且具备一定研究深度的科技前沿专题展开,专题涉及高校自身优势学科专业领域,旨在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尤其是要注重培养学生批判和探索的精神。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性、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深化对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深层次认识,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其探索与研究科学的兴趣,启发科学思维,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引领学生对未来学业及工作的思考与认识。
(四)建立科学交叉前沿研讨课,领略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学校可在完成学科(course)基础和前沿研讨课的基础上,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科学(science)交叉前沿研讨课。每个专题内容可以相对独立互不关联,也可相互构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搭建学部形式的专题报告,并注重跨学科专题的前沿讲座。建立科学前沿研讨课,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对改变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前沿科学产生浓厚兴趣,乐于参与其中,这有利于拓宽学生在不同学术领域的全球视野。
三、高校本科精英实验班研讨课的实施途径
新生研讨课是知名教授为实验班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开设新生研讨课是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研究性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动名师上讲台。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选修课,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限定在10~25人,各门课程的具体人数由任课教师确定。这不仅能让新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新生体验认知过程,强调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充分参与和交流,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科基础研讨课同样面向1、2年级新生开设,围绕相对稳定的专题展开,帮助新生尽快从宏观上认识学校优势学科和潜在感兴趣的学科,了解学科演变历史,增强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建立学科专业的认同感,这对高校自身优势学科平台建设和学术传承具有双重意义。这种全新的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与模式,能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学科前沿和科学交叉前沿研讨课主要面向3、4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开设,其教学广度涉及诸多领域,研讨课的内容上有别于学科专业基础课,强调以学科前沿问题为导向,重在启迪思维,认识学科前沿和尖端研究领域;激发学生探索与研究的兴趣,全面提高其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师资配置上,多层次研讨课教师首推各学科领域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职人员担任。对于学科前沿和科学交叉前沿研讨课,尤其要聘任具备全球视野的科学家,在有条件的前提下,适当引入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等高水准研究队伍的系列讲座和课程。在教学质量上,多层次的研讨课均应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同时应区别于其他课程,给予师生一定空间,发挥其自由度。
四、结语
从北京大学的理科班到元培学院,从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到英才班,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培养模式上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实践,培养拔尖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战略使命、首要任务和社会期待。如何整合学科资源,构建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体系,是精英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围绕高等学院本科精英实验班中研讨课的教学改革,提出在精英实验班中构建新生研讨课、学科基础研讨课、学科前沿和科学交叉前沿等多层次研讨课,这是高校拔尖人才创新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各大重点高校探索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相信本文对高校拔尖人才实验班中研讨课的课程建设以及多元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需指出的是,高校应注重自身特色,发挥优势学科和平台,在精英教育实验班的建设上量力而为,不要只关注少数的精英教育,而要以点带面、全面开花,让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高等教育资源,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1-6.
[2] 程孝良.大眾化背景下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0(6):37-40.
[3] 王向旭.英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及其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6(2):52-57.
[4] 周光明,段书凯,杜彬恒,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151-158.
[5] 董志霞.20世纪西方教育流派中精英与大众价值取向之解[J].重庆高教研究,2013(1):109-112.
[6] 罗来珍,赵辉,王树忠,班立群. 高校数学课程实施小班研讨课的实践与分析——以大珩精英实验班为例[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59-60.
[7] 谈小媊,沙丽曼,张庭芳,林建华.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211-213.
[8]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责任编辑:刘凤华]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

    刘婷摘 要: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基础,教师在数学课程整体把握下,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获得和应用,关注他

  • “不说出口的教养”等素材多维解

    王文炎不说出口的教养柴静在央视担任主持期间,向来矜持冷静,话也不多,镜头中的她神情淡定,声音柔和,因此备受观众喜爱。一次,柴静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