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审美过程中声色感的培养

    摘要

    声色感在人们音乐欣赏和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由于声色感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进入各类考评体系定量考核。在大量的音乐实践中,人们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技术技巧层面上,而对如何提高艺术知觉(声色感)却被很多人严重忽视了,从而使音乐欣赏和学习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本文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定义了声色感的概念,分析了声色感在音乐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声色感的来源,提出了培养声色感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声色感;音乐审美;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1-0154-02

    收稿日期2019-07-26

    作者简介(徐小茜(1985—),女,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南京210000)

    声色感是审美心理学的概念,它在音乐实践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又十分隐性。就如同是大脑内的风暴,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在大量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重技术、轻艺术”的现象。基本功的训练成为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甚至是唯一科目,声色感的培养被忽略了,使得有些人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并不懂得如何感受和理解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生俱来的艺术知觉也会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开发而不断弱化。声色感如同心灵深处的岩浆,喷涌之门也会因为久未开发被悄然关闭。这是我们在音乐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的。

    一、什么是声色感

    声色感,即艺术知觉。是指艺术审美活动中对信息符号的敏感,或者说是一种瞬间把握事物或符号的能力。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也就是人的行为受“本我”驱使而产生利必多(LIBIDO)的升华。奥地利学者格拉夫曾对弗洛伊德这个说法提出过质疑,认为仍有待证实。根据他的话,声色感简单地说来,即好声好色的感官,对能引起它快感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对艺术家来说,既包括了对生活中的声色形相,也包括了对符号的声色形相的敏感,以及把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声色感是人类非自觉层次的认知活动,人们通过对以往审美经验的积累,最终形成想象,产生对“声”和“色”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加工。一般说来,对声色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敏感度)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人类早期认识世界的途径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风声、雨声、水流声、蓝天、白云、树木、花草等等。人类是在与大自然的搏击和并存中,逐渐发现美和体验美的。人的声色感源自本能的感性冲动,但这种能力的大小则取决于先天的灵性和后天的培养。

    二、声色感的作用

    (一)有效地影响主观审美。是否具有敏锐的声色感,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一首曲子,有人听出旷野狂风,有人听出急风骤雨;有人听出高山流水,有人听出田园宁静。对于歌者来说,同样一首歌曲,有人唱得高亢激昂,有人唱得深情委婉;有人唱得干净利落,有人唱得缠绵悠长。以个体主观世界的审美理想或审美趣味为审美标准的依托,审美标准自然带着强烈的主观性2。这就是个体对音乐的不同理解,是个体的主观审美。不同人对音乐理解上的差异,是与其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息息相关的。如何进行更加接近客观标准的主观音乐审美呢?除了我们常说的文化素质、个体经历、音乐素养以外,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声色感。从某种程度上说,声色感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的音乐审美层次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较高音乐审美层次的人对音乐的节奏、音准、感受等往往具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能力,这样的人,学习音乐的潜力也大;反之,对上述要素把握得不够准确的人,学习后劲也就不足。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声色感的作用。

    (二)持久地激励主观情绪。声色感在音乐活动中能直接影响个体的审美层次,个体对音乐的理解,甚至作品创作的成败。在特定的环境下声色感可以起到激励情绪的作用,使个体产生心理感应。据巴乌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一书记载,作曲家格里格曾今在森林中散步时遇到一位天真可爱的采蘑菇的小姑娘,这个场景使这位具有敏锐的声色感的艺术家立刻感受到了春天、生命、希望和美。他许诺当小姑娘15岁时要赠她一曲。在若干年后,格里格凭着对当时感知的记忆写下了著名的钢琴曲《春》。这说明了声色感对个体情绪的调动和激励,是有效而持久的。这对艺术创作者来说,尤为重要。

    (三)唤起体验的作用。在对音乐进行表演创作时,表演者以往的心理体验以及当下的心理状态,会与音乐作品相关联从而对其表演创作产生影响。当想象的闸门被打开,表演创作会通过表演者积累的情感表达出来,使作品呈现出个人特色。总政演员丁晓君在全国“双拥”晚会上演唱《天下乡亲》时,以其声情并茂的临场发挥,设身处地的场景演绎,把观众带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她的演唱表达出了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向灵魂深处发起了一连串的道德拷问,赢得了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观众的泪目,习总书记还委托身边人到后台向她表示慰问。表演者的二度创作把观众带到了预设的场景,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这说明了声色感在音乐人的创作过程中有着调动情感、唤起体验的作用,而这种调动不但对主体,也可以对客体产生唤起作用。

    (四)改造心灵的作用。强烈的声色感可以使艺术知觉与情感、回忆产生联觉。这种联觉可以让主体无意识地进入思维预设场景,用游戏的方式让幻想超越现实。音乐家往往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其作品上,这就好比我们常常说的一种叫“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或满足,或是对理想世界的憧憬,都可以用音乐创作或者欣赏的形式来体现。在声色感的引导之下,主体在创作或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思维空间随着音乐的递进和发展而不断扩张,幻想的场景逐步变得真切具象甚至清晰可见。心灵与作品在演绎中相互交融,在欣赏中产生共鸣,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情感得以释放。在音乐与心灵的碰撞中,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净化,神奇的声色感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了对人的心灵改造。

    三、聲色感的培养

    声色感来源于两个方向:一是先天拥有;二是后天培养。先天拥有主要是遗传因素,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下面重点谈谈声色感的后天培养。

    (一)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发现的前提,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培养声色感的必要条件。观察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我们发现和认识美的能力,直接左右我们的审美情趣和品位。而要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就必须从微小的细节做起,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辨别细微的音响、色彩、光线等,通过辨别和区分,找出事物的同与不同,记录事物变化的形态,把握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不断克服观察事物的统觉习惯。要学会时时留心、处处留意,训练自己对事物细微变化的敏感度。秋天到了,树叶会从树上掉下来,多数人会熟视无睹,但文学家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用一篇优美的散文记下树叶离开树枝掉在地上的全过程,这就是观察的结果,但这又不是普通的观察,它需要作者平心静气地凝视,细致入微地体验,以及举一反三地联想。我们每天经过的校门前有几棵树?是槐树还是棕榈树?是绿色的还是黄色的?我们每天上课的教室有多少级台阶?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点滴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答案必是五花八门的。对细枝末节的忽略会降低对艺术知觉的敏锐度,也使我们失去了许多自我训练和自我培养的机会。只有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我们的敏锐度才能提高,声色感才会“附体”。

    (二)在音乐领域里,要尽可能多地积累审美经验。任何能力的提高都与经验有关,尤其是人们对美的认知,更是需要广泛涉猎,兼容并蓄,不断积累,集腋成裘。对美的审视能力和欣赏水平,是与社会进步紧密联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标准也会发生变化。一个音乐作品,以前的标准与现在相比就可能有差别。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这样不断积累,叠加效应便会逐步显现,审美能力便会持续增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和提高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正相关的概念,通过学习,增加积累,不断提高是增进音乐审美能力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多看现场表演。传统型的中西方传统下的古典声乐、器乐音乐会,或者时下越来越时新的剧场版音乐剧,甚至一些明星演唱会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二是要善于和不同专业的朋友保持联系,找机会观摩他们的专业训练,在自身体验的同时学习经验。三是适当参与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学习演唱、乐器,参加合唱团体或者一些音乐创作活动,还可以参加一些音乐学习沙龙,这些都可以加深音乐作品与头脑中的联结。随着个体艺术审美经验的逐步积累,艺术素养就会有所提高,这时声色感的敏锐度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

    (三)在专业学习中,要重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凝聚了作者巨大的心力,蕴含着作者当下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价值取向。一部好的作品如果单单从技术层面上打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要善于查阅资料,用心品味作品的意境,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感知艺术家想表达的内涵。这样,在演绎作品时,就能够在准确的审美意境上与作品融会贯通。在媒体发达的今天,我们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随时观摩大师们演出的現场视频。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对作品进行深度挖掘,发现音乐中的精彩,找出作品中的缺憾。这样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就可以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音乐审美评价体系。另外,还可以通过做一些模仿练习,巩固已有成果,学习新的知识。对于歌剧、音乐剧、交响乐等音乐作品,更是要先了解历史背景,熟悉故事梗概,把握创作意图,这样我们就能够在演绎作品过程中较好地对作品进行准确把握,也就能够更好地调动起蕴藏在心灵深处的声色感。

    注释:

    1(#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94.

    2宋瑾.音乐美学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26.

    3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95.

    (责任编辑:张洪全))

相关文章!
  • 反抗的宿命

    杨林玉1995年的《大话西游》及其衍生作品、相关评论等在世纪之交汇成了一股强劲的“大话”风,至21世纪仍影响不绝。导演刘镇伟更是利用“大话

  • 论画之“甜”病

    洪柳摘要:“甜”病是“绘画四病”之一,最早由黄公望提出。不同的画家对“甜”病的解释出现了差别。“甜”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发展丰富。这

  • 服装卖场陈列对品牌发展影响分

    徐毅郑瑾【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不同领域都呈现出日益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服装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支柱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