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研究
魏婷婷
摘 要: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首先简要介绍了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要求以及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就改进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改进完善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的直接载体,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对于公共服务质量的高低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提升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效率,确保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必须重视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依托内部控制管理,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运行管理进行规范,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的不断改进完善。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目标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确保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尤其是保证经济活动严格遵守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管理、国库集中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制度要求;二是确保事业单位各项资产管理安全与高效实用,尽可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效益的最大化;三是确保各项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尤其是各类原始凭证、财务报告、预算决算报表、基础财务资料等信息的完整真实;四是有效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并促进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率效果。
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有的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管理重视不够,对于内部管理组织架构尤其是责权利体系的设置不够完善明确,内部控制环境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第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方面,还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机制,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第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乏力,尤其是内部审计未能充分有效发挥作用,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的进行发现解决,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
二、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
做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基础工作就是应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层应该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并进一步调整优化事业单位内部的机构设置,尤其是明确事业单位内部的重大事项决策管理模式。同时,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并建立完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和内部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管控系统实现事业单位内部各个科室部门之间信息的及时沟通交流,提高内部运行管理效率,确保经济活动信息的真实可靠。
(二)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重点是以下几方面: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对于会计人员、出纳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完善内部授权控制制度,突出事业单位内部的三重一大等重点事项,对授权审批的范围、程序和责任进行明确;落实预算控制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管理,确保预算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落实财产保护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资产购置、分配、使用、维护以及处置等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落实会计控制管理制度,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账、核对以及财务报表报告编制水平,确保财務会计信息质量。
(三)加大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管理
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优化支出管理,对借款、报销、支付等环节进行优化管理;强化资产管理,对入账、分配、维修、清查和处置等环节加强管理;完善合同管理,在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保管等环节强化管理;完善专项资金管理,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的项目申报、项目下达和事后评价等管理环节,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实际使用效率。
(四)突出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与审计监督
尤其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财务预算管理、预算执行、资产使用进行审计,强化合规性审计。同时,还应该积极地拓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职能,尤其是发挥内部审计在有效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活动效益,以及服务事业单位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促进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结束语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实施过程中,应该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要求,优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具体控制管理,增强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和评价报告,以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真正发挥作用,不断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