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调研及分析

    任洪 曹小平

    摘 要: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当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途径各有差异、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本文对川北医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调研,分析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从而为加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促进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质量调研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155-002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因为不同时代的要求而有所拓展,但是其核心功能——人才培养始终没有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当下,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或者说教育增值程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且快速发展时期,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大学虽然有育人和服务社会两种基本职能,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服务社会的职能可以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培养,因此,培育一流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重要任务。而要创造一流高等教育和培育一流人才必须具有高素质教学水平和一流的教学管理理念,否则提高教育质量都将成为空洞的口号。因此,本文围绕“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探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几个因素。

    二、调研项目的设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主动适应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加强医学教育与卫生需求的结合,同时主动对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2018年暑期,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一次广泛调研。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人才培养质量情况,通过对学生必备素质、职业前景、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以及对我校提高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建议等方面向调查者提出了9个问题,调查面向四川和重庆等12个市(县),涵盖学校大部分毕业生实习地点和一部分毕业生工作单位。

    三、人才培养质量的调研及分析

    在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结果显示:98%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培养目标契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说明学校和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当今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

    在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查结果表明:30%认為应从人才培养教育理念;38%认为应从创新创业和科研能力;28%认为应从人文素养与沟通;4%认为应从培养评价体系方面去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说明学校在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创业能力、沟通表达和人文素养等方面还需加强。

    在对学生素质教育能力提升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学生必备素质方面,100%的调查对象认同职业与伦理道德规范、法律原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卓越、富有同情心、正直诚实、责任感、专业知识与技能。另外,93%的调查对象认为人文素养和学生的沟通、自我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为我校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查,说明学校应重点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训练,以此与当前社会发展和需求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相衔接。

    在对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调查结果表明:在对于目前最急需的专业调查中,90%的调查者认为是妇产科和儿科。说明我校可以结合自身发展,针对性地开设妇产科和儿科相关专业,以更好的诠释和满足学校的定位。有89%的调查者认为我校主要专业的职业前景好,但仍然有11%的人认为我校主要专业的职业前景一般,说明我校应制定更加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加全面、更加契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对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组织纪律、基础知识、临床动手能力、职业道德、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满意率为93%以上。但沟通交流、应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别为9%、13%、11%。表明学校应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医患沟通、应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应变能力培养。

    在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评价调查结果表明: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规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校风学风、行政管理、实践(习)基地建设、硬件条件等方面的满意度为94%以上,表明在上述8个方面调查者对学校的基本校情满意度高。

    在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评价调查结果表明:除科研能力外,调查对象对学校毕业生的行业贡献力、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自我发展、终生学习能力方面的满意度为93%以上,表明我校培养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用人单位满意率高。但科研能力满意度一般,为14%,结合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社会认为学校的短板为学校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校应着力加强科学研究,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可加强学生科研思维培养,全方位提高办学质量。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在高等教育的教学中,学校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开设大学创新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活动等手段夯实大学生的创新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方式并不局限于理论课,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德育课、礼仪教育、各种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教育等。通过方方面面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不断加强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进而缔造成功的个人事业。

    3.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在“量”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学校应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健全实践环节课程考核机制,多渠道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在实施实践活动过程中,在不影响学业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实践性的校外活动,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4.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要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和健全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部门应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二是要加强就业指导的信息化收集,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可以及时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利用最大化;三是要与教学相结合,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人生进行指导,协助确立职业目标。

    5.进一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同时还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以及学校、社会为其营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学校还应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他们产生自我教育的需要,从外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愿望,最终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我们通过调研分析后得出,学校的人才培养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调研改进,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潮流的高素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明明,杨华靖,沈毅,许志武,伊倩,孟晓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50-51

    [2]楊晓莹,徐静霞.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J]价值工程,2015,34(07):130-131

    [3]李益超.毕业生就业质量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关系研究——基于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8,29(01):42-49

相关文章!
  • 高中住宿生管理中如何渗透心理

    王得祥摘 要:主要针对高中住宿生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展开分析,将从高中住宿生存在的不良心理表现进行简述,提出班主任的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命题作文 “你好,陌生人”导写

    李仰臣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父母从小就告诫我们:小心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个人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随便吃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