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理想与现实
《民生周刊》记者罗燕
采访90后乡村教师范琳琳的时候,我惊讶于她的坦承。她说自己的理想工作并不是当乡村老师,而是在城市里做一名古筝老师。
但是家人希望她回去当老师,因为当老师工作稳定,待遇好,尤其是她家乡所在地方属于边疆,还有不少补贴。
她回去考上了特岗教师,分到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离县城有两个多小时车程。因为学校的教师宿舍还没有建好,是住在一个铁皮房里,报到的当晚她就想拎包回去,但是已经没有返回的车了。
让她破防的是一次离别,她要去县城培训,班上的学生却怕她再也不回来,非常紧张。这些孩子经历过太多次这样的告别,刚刚熟悉一位老师,老师就离开了,在条件艰苦的山村小学,很多人留不下来。
虽然不曾把当乡村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但在乡村小学的那些日子,有一颗种子在她心中悄悄发芽,她希望自己能做好一名老师,为了这些孩子。“他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你只要稍微负责一点,他们就特别依恋你。”
精准扶贫政策让乡村小学的条件越来越好,教师宿舍建好了,学校安装了网络,教室里电子白板等设备齐全,在硬件方面已不比城里差。
这些改善让更多年轻教师安顿下来,范琳琳不但尽职地作着一名乡村教师,还折腾起网络教学,希望通过互联网教育让更多乡村孩子逆袭。
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年代,青年人对物质条件有更高的要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了自己被点燃的梦想付出努力。我们很多时候在颂扬奉献精神,但实际上丰满的理想有时敌不过骨感的现实。我们希望青年在各个领域做出贡献,同时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支持他们走得更远,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