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欧艳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越来越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数学本身就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强,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的难度比较大。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优势之一则是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问题情境; 创设;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079-001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选择照本宣科的进行数学教学,但是结果并不如人意,再加上小学生好动的特征,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并没有主动学习的认识,因此,在课堂上出现诸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不积极等现象很普遍。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也就成为了所有小学数学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现状

    1.创设的问题情境存在缺陷

    就目前来看,有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是由于不够成熟,导致效果并不好。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没有抓住重点,一方面,教师的自身素质决定了他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的经验不足也导致了其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够完善。

    2.问题情境太过枯燥

    具有趣味性的,能够对小学生产生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才是有效的问题情境。但是,不同年龄段所关注的事物不同,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创设问题情境。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大都容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所吸引,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3.过分注重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不能过分拘泥于教学形式,更多地应该关注教学的效率。引起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式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它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其现实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作用,引起重视。

    4.效果不明显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创设问题情境的认识不足,导致其达到的效果也不明显。更有甚者,直接复制别人的问题情境,没有根据现实情况做出调整,使其失去了原来的教学意义。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1.教学联系生活

    由于小学生处于受教育的初级阶段,为了让小学生尽可能地接受书本中的知识,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知识都会相对较容易,也是一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东西。但是,数学本生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授时,可以将课本中的内容和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东西联系起来,用具体事物作铺垫,学生在理解课本中知识的时候也就更容易。

    例如我在进行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的授课时,将国旗作为授课工具,大多数学生都见过国旗,对它的形状也比较了解。同时,它直角里面的五角星又有锐角、钝角,将它作为授课的切入点,让抽象的东西变得生活化、具体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角的概念的认识。此外,认识方向这一章算是教学的难点,这比其他的内容更加抽象,小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我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授课之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家到学校位置画一张平面图,并思考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在上课时进行发言,引导学生根据熟悉的生活场景分析方向,并根据平面图做具体的阐述,让同学们对方向这一概念掌握得更加透彻且牢固。

    2.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生对有趣的事物都没有抵抗力,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当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与某个生活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加强。另外,开展小组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

    我在进行《分米和毫米》这一节的授课时,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在知道米和厘米的条件下,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分米和毫米,学生发现1分米等于100毫米,它们的换算与米和厘米是一样的。在这节课的结尾,我让学生在课后思考米和毫米、厘米和毫米、分米和米、分米和厘米的换算,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在第二次上课之前,有部分学生告诉我他们已经有了换算的猜想,借着这个契机,我给学生延伸了关于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积极探索,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3.重视教师评价

    在传统的教育中,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都是千篇一律的模式,没有认识到教师评价的重要性。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仅体现在卷面成绩上,教师应该融入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更全面,也能让学生感觉受到了教师的重视。

    例如我在教授小学数学期间,每学期都会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分,到期末考试算综合成绩时,将卷面成绩与平时表现成绩按百分比相加,从而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这样一来,如果有学生因考试发挥失常导致卷面分不高的情况,加上平时成绩,总分也不会太低。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还能激发学生的上進心。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数学要从小学开始抓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够让小学数学变得更有意义。但是,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所有小学数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黄树慧.《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7

    [2]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2015

    [3]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2010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

    陈亚伟摘 要:高中物理知识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知识内容考验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不少学生而言,高中物理知识难度较高,学习起来枯燥乏味。

  • 如何让幼儿做儿童节的主人

    李萍【摘? 要】孩子们在六月一日儿童节当天庆祝节日,互相祝福。儿童节的策划与组织应该立足于以“陶行知先生的民主的儿童节”的理念,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