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土地整治
【摘 要】 土地整治是借助于一系列工程和生物措施进行的综合整治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和生态带来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总结我国土地整理中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状况,探讨土地整理对景观生态的影响,就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土地整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在土地整治工作中,必须灵活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尊重自然,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生态治理理念,促进国土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以此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景观生态学 生态文明建
1研究背景
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式提出并开始运作土地整治,特别是2008年以来,土地整治纳入党中央层面的战略布局.开始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土地整治已成为中国当前最大规模改变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之一,深刻影响着项目区乃至区域的景观生态环境。在土地整治中融人景观生态学的理念,推动土地整治的生态转型,是对传统土地整治理论的发展,也是推动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
2 生态型土地整治
截至目前,土地整治经历了由简单的土地平整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到综合田、水、路、林、村等各项工程的复合系统,在开展土地整治项目过程中开展生态景观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组成进行生态景观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 土地平整工程中生态技术应用。在土地平整工程施工过程中:①需要选好取土区和弃土区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新的生态影响;②要做好施工区、取土区及弃土区的水土保持工作;③在实施表土剥离回填工程后尽量施用农家肥以减少土壤内部物理化学结构的变化。
(2)灌溉与排水工程中生态景观布局设计。灌排沟渠在建设的程中应尽量遵循原有沟渠的自然形态和蜿蜒曲折的多样性,通过构建多功能、多梯级给排系统减少水流对坡岸及田块的冲刷。防止农田养分流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河流的自我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3)田间路桥工程景观空间规划设计。土地整治项目田间道路景观空间的建设首先要与当地的季节风向结合,并顺应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因素,塑造生态绿色的景观通道作为低碳道路发展的基础。
(4)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立体景观规划设计。农田防护和生态保护工程是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通过结合周边环境将农田防护和生态保持工程的景观设计相融合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土地整治项目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有机协调。
3土地整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表面上来看,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共同目标几乎一致。土地整治主要是人们加大对各种废弃土地资源的利用,拓展农田的范围,对土地中的各种植物,生物来进行有效的调整,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作用。但是在实际进行土地资源开发整治的时候,人们可能会过于重视对土地的整治,而忽略的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就对生态文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土地资源在整治的基础上,应当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采用专业的技能,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如何解决这一关键矛盾成为土地整治生态建设体系的首要工作。
4 生态文明形势下几种典型的土地整治模式
(1)“多功能导向型”农地整治模式。该农地整治模式主要包含三点:第一,现代化农业设施建设,开展“田水路林村”整治工程建设,实现与现代农业园、社区等农业新业态的对接。第二,生态景观建设,在景观格局的设计过程中,对水、土、光、热等资源的配置进行合理考虑。第三,休闲游憩设施建设。注重农田的景观设计,实现景观林和防护林的相互建设。
(2)“乡村更新型”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主要做法是实行“宅基地归并”集中的安置模式,对农居点进行归并,力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建设新型农村,提升农业,在土地整治前后,农民获得新房宅基地性质与之前一致,土地承包权益、农民身份不发生任何变化。
具体的整治要点是:第一,将零星分布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拆除复垦处理;第二,将行政村田块进行归并集中,重新加以布局,并完善相关农业基础设施;第三,建设农民住宅安置小区,主要为其建造地层别墅,并配以相关服务设施。
(3)“渐进性”工业用地整治模式 。这种土地整治模式是目的是为了减小建设用地,对建设区外内与规划要求不符的闲置、废弃以及低效的工业用地,而采用渐进式的整治策略,遵循“由简到难、逐步推进”的原则,主要针对农田保护区内现存的零星、废弃以及低效的工业用地进行整治,对现存量用地空间进行腾挪,优化城乡产业用地结构布局。
5 结论
土地整治项目作为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一环,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构建好田、水、路、林、村等系统工程,优化现有的土地利用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時,有利于协调好人与生态两者的关系。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在宏观上合理组织生态景观系统的空间布局,微观上构建生态系统的微循环,能够很好地缓减人工干扰对既有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形势下,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必须融入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在生态基础上从事土地整治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乃至最终的竣工验收评价中突出生态化理念,加快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模式转变,将促进土体有机重构确立为生态化土地整治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王军,钟莉娜.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7,37(12):3982-3990. DOI:10.5846/stxb201612132562.
[2] 龚经纬.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古村落现状分析及其土地整治策略研究——以南漳县漫云村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 高源.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治分区研究——以沙河市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16.
作者简介:王娜(1994—),女,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