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何伟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 共选择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及对照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中医护理。结果 观察组血压、肾功能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保护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促进血压下降,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1..0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不断发展的最终阶段,是以血肌酐、尿素氮等毒素升高的一组综合征[1],此类患者多会合并高血压病,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可以不斷进展,最终发展至尿毒症,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然而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早期阶段,即开展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干预,常可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共142例做为研究对象,肾功能分期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及对照组71例,观察组男40例,女31例,年龄39岁~73岁,平均(56.82±5.63)岁,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1.5~10年,平均(4.8±1.1)年,肾功能分期:代偿期28例,失代偿期43例;对照组男39例,女32例,年龄40岁~74岁,平均(56.59±5.71)岁,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1~11年,平均(4.6±1.2)年,肾功能分期:代偿期30例,失代偿期4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肾功能分期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应用t检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西医护理[2],如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观察和指导、皮肤及尿道护理等。
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及西医护理的同时,再予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2.2.1 情志干预
中医情志干预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且干预方法较多,适合于将其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如病情本身的影响,易于使患者出现急躁、易怒、焦虑等不良情绪,此时可以选择移情易性法,帮助患者改变自身的情绪状态,保持心态的平和和稳定,避免不必要的动怒,有利于保持血压的稳定,进而可以保护肾功能。再者,应充分利用音乐疗法,为患者播放一些中国古典音乐,对于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减轻负性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
2.2.2 饮食调护
根据主管医生的辨证结果,针对患者的证型,在西医饮食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膳,对于调节患者的阴阳、恢复正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肝阳上亢证者,严格告知患者忌食辛辣、油腻食物[3],避免酿湿生热而助火;针对脾肾阳虚证者,则应给予一些具有温补脾肾的药物做成药膳食用,如加入桂圆、胡桃肉、黑芝麻等共同做粥食用;而针对肾阴不足证者,可选择枸杞子、桑葚等做成药茶饮用。
2.2.3 生活起居护理
《黄帝内经》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和谐相处,因此应指导患者形成好的生活习惯、起居习惯等,根据外界气候的变化而调整自己,如增减衣物等,同时注意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适当进行一些非剧烈的运动,劳逸结合。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血压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后收缩压差值、舒张压差值分别为(30.85±5.37)mmHg、(18.39±3.68)mmHg,对照组分别为(21.24±5.02)mmHg、(11.46±3.39)mmHg;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2 两组患者肾功能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后血肌酐差值、尿素氮差值分别为(24.27±4.86)umol/L、(4.85±0.72)mmol/L,对照组分别为(15.43±4.59)umol/L、(2.57±0.64)mmol/L;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 小 结
综上,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同时又可促进血压的有效下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史耀勋,田 谧,杨 辉.临床常见病550问[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98.
[2] 陈小花,李维前.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1):208-209.
[3] 尹龙晶,徐敢风,张 颖.辨证施护在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22):165-166.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