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社区教育建立中发展模式的探讨
王婧
摘 要:本文选择运用社区教育开展较为成功的北欧、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理论经验,借鉴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城市做研究基础,对锦州市如何建立社区教育进行模式上的研究,为锦州市建立社区教育做充分的准备,促进锦州市教育保障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锦州市;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基础工程,是当前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社区教育也在做试验区,还没有全面推广,辽宁省仅设的试验区有:沈阳市皇姑区、沈河区,大连市金州区,沙河口区和中山区,辽阳市宏伟区,鞍山市铁东区。随着试验区的扩大,锦州要为迎接社区教育实验区做充分的准备。根据锦州市的特点,我提出了适合锦州市发展的社区教育模式:“三区合作、共同发展”。即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大学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资源在社区集聚共享的发展模式。
一、政府主导
我国各级政府、教育、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都可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并对其进行管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将各类社区教育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尝试建立一个统一的社区教育协调、管理部门并设置专门人员负责宏观规划和整体协调社区教育,使社区教育管理在总体上协调、统一起来。
锦州市各级政府应对当前新形势下社区教育对社区和社会建设的稳定、文明、和谐具有先导性作用和服务功能应有高度认识,将社区教育的发展放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并将社区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紧密结合,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抓手。加强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宣传,营造终身学习氛围,普及终身学习理念,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思路。
“区社区学院、街道(镇)社区学校、居委会教学点”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充分调动了区域内各部门、各街镇、各行业的资源优势和行政力量,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大力宣传社区教育,使社区居民充分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教育管理活动当中的良好局面。
二、大学为依托
积极整合资源推动社区教育发展,让辖区各教育单位资源优势转化为社区教育优势,让辖区内各类教育文化资源均能为社区教育所用。锦州市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与区域内的多所高校分别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将教育、科技和精神文明建设列为重要内容,和辖区内大学的有关部门签约共建,从而使地区和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有了制度上的设计,保证了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各方面合作卓有成效地开展。通过各区委的特点,各区委与所在本区高校的结合,发展本区的特色社区教育。例如可以利用医学院及锦州卫校的资源,在该区内举办医学卫生讲座,普及市民的基本医学常识,以健康保健、科学素养基础、环境保护、饮食常识、家庭教育为主,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利用辽宁工业大学与高新区的企业相结合,解决生产及技术改革的实际问题,从而发展锦州的经济。利用锦州师专的特点,可以从新生儿、儿童以及青少年进行培训,发展早教、幼教、小学教育的社区教育,利用渤海大学的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发展专业教师作为社区教育学院或社区教育中心的兼职教师,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辅导班,大力开展市民需要的补习和技能培训、休闲与才艺培训等。
三、科技园区为平台
坚持走校企合作、院所合作之路。松山新区、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栖湾新区是锦州新成立的三个工业园区,在这三个园区内引进了大量的企业,从而吸引的大量的劳动力。锦州商务学院,锦州电大,石油化校,农业经济学校,财经学样,机电工程学校,锦州各职专的毕业生也为各区提供了大量的优秀劳动力。形成高教与职业培训一体化、系列化、品牌化和成人教育与机构、企业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区政府应重视劳动力人才的保护问题,通过社区教育,提供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关心劳动力的生活情况及心理变化,关心外来人口的子女培训及心理辅导的工作,防止大量劳动力流失,使劳动力更好的为锦州的经济建设出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
“三区合作、共同发展”的模式的优势是:一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和产业集聚,二是助力大学积极推进创新创业,三是推动高校为区域内科教事业做贡献。从而形成了三个平台:一是建立了中心组联组学习平台,社区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每年举行中心组联组学习。二是搭建区域化党建联盟平台,进一步推进区、校、企“思想成果共享、人才共育、产学研共促、制度共创、政策共商、服务共推”的区域化党建格局,以多层次、多形式的党建联建推动区域转型发展。三是战略合作平台,社区和渤大、医学院、辽宁工业大学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深入对接,推动了一批项目在锦州落地。
参考文献:
[1] 张淑红的《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现状》,《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2] 叶忠海:《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
摘 要:本文选择运用社区教育开展较为成功的北欧、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理论经验,借鉴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城市做研究基础,对锦州市如何建立社区教育进行模式上的研究,为锦州市建立社区教育做充分的准备,促进锦州市教育保障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锦州市;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基础工程,是当前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社区教育也在做试验区,还没有全面推广,辽宁省仅设的试验区有:沈阳市皇姑区、沈河区,大连市金州区,沙河口区和中山区,辽阳市宏伟区,鞍山市铁东区。随着试验区的扩大,锦州要为迎接社区教育实验区做充分的准备。根据锦州市的特点,我提出了适合锦州市发展的社区教育模式:“三区合作、共同发展”。即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大学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资源在社区集聚共享的发展模式。
一、政府主导
我国各级政府、教育、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都可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并对其进行管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将各类社区教育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尝试建立一个统一的社区教育协调、管理部门并设置专门人员负责宏观规划和整体协调社区教育,使社区教育管理在总体上协调、统一起来。
锦州市各级政府应对当前新形势下社区教育对社区和社会建设的稳定、文明、和谐具有先导性作用和服务功能应有高度认识,将社区教育的发展放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并将社区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紧密结合,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抓手。加强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宣传,营造终身学习氛围,普及终身学习理念,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思路。
“区社区学院、街道(镇)社区学校、居委会教学点”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充分调动了区域内各部门、各街镇、各行业的资源优势和行政力量,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大力宣传社区教育,使社区居民充分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教育管理活动当中的良好局面。
二、大学为依托
积极整合资源推动社区教育发展,让辖区各教育单位资源优势转化为社区教育优势,让辖区内各类教育文化资源均能为社区教育所用。锦州市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与区域内的多所高校分别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将教育、科技和精神文明建设列为重要内容,和辖区内大学的有关部门签约共建,从而使地区和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有了制度上的设计,保证了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各方面合作卓有成效地开展。通过各区委的特点,各区委与所在本区高校的结合,发展本区的特色社区教育。例如可以利用医学院及锦州卫校的资源,在该区内举办医学卫生讲座,普及市民的基本医学常识,以健康保健、科学素养基础、环境保护、饮食常识、家庭教育为主,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利用辽宁工业大学与高新区的企业相结合,解决生产及技术改革的实际问题,从而发展锦州的经济。利用锦州师专的特点,可以从新生儿、儿童以及青少年进行培训,发展早教、幼教、小学教育的社区教育,利用渤海大学的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发展专业教师作为社区教育学院或社区教育中心的兼职教师,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辅导班,大力开展市民需要的补习和技能培训、休闲与才艺培训等。
三、科技园区为平台
坚持走校企合作、院所合作之路。松山新区、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栖湾新区是锦州新成立的三个工业园区,在这三个园区内引进了大量的企业,从而吸引的大量的劳动力。锦州商务学院,锦州电大,石油化校,农业经济学校,财经学样,机电工程学校,锦州各职专的毕业生也为各区提供了大量的优秀劳动力。形成高教与职业培训一体化、系列化、品牌化和成人教育与机构、企业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区政府应重视劳动力人才的保护问题,通过社区教育,提供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关心劳动力的生活情况及心理变化,关心外来人口的子女培训及心理辅导的工作,防止大量劳动力流失,使劳动力更好的为锦州的经济建设出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
“三区合作、共同发展”的模式的优势是:一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和产业集聚,二是助力大学积极推进创新创业,三是推动高校为区域内科教事业做贡献。从而形成了三个平台:一是建立了中心组联组学习平台,社区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每年举行中心组联组学习。二是搭建区域化党建联盟平台,进一步推进区、校、企“思想成果共享、人才共育、产学研共促、制度共创、政策共商、服务共推”的区域化党建格局,以多层次、多形式的党建联建推动区域转型发展。三是战略合作平台,社区和渤大、医学院、辽宁工业大学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深入对接,推动了一批项目在锦州落地。
参考文献:
[1] 张淑红的《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现状》,《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2] 叶忠海:《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