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巫山县大峡村可持续发展探讨
廖悦心
摘? ?要? ?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乡村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劳力短缺、人才匮乏、设施薄弱、服务短板等诸多现实问题。以重庆市巫山县大峡村为例,调研分析提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4个对策建议:加强教育宣传,培育内生动力;培养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制定扶持政策,整合各方力量;树立生态文化理念,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
关键词? ?小康社会;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重庆市巫山县大峡村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5.016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订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其概念最初源于生态学,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其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加入了一些新的内涵,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1]。在具体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简单归纳为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是以人为本的经济、自然、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 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
9 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2]。脱贫攻坚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巩固脱贫成果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因此,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乡村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是当前和今后必须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以重庆市巫山县大峡村为例,分析提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巫山县大峡村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巫山县平河乡距巫山县城95 km,大峡村位于平河乡南部,当阳大峡谷中部。辖3个社,全村面积8.46 km2,其中耕地面积90 hm2,林地面积838 hm2;户籍人口138户428人,其中建档贫困户31户104人。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 336元,村集體经济达到3万元,实现整村脱贫。
1.1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2015年以来,大峡村修建水泥硬化道路6.8 km、人行便道1.8 km,通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通组通达率实现100%,入户便道通畅率达成100%。新修山泉水饮水池3口1 400 m3,安装饮水管道9.5 km,实现饮水安全100%。实施农网改造,安全用电覆盖率100%。加强通讯建设,村级服务中心通互联网,信号覆盖率100%。全面实施生态搬迁和危旧房改造,其中生态搬迁20户105人,危房改造30户95人,修建集中安置点3个,实现住房安全全覆盖。新建露天垃圾收集池3口,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如垃圾桶等12个,实施改厨改厕改院坝4户。
1.2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投入资金83万元修建150 m2便民服务中心,设施设备完善,达到规范化要求。落实教育资助政策61人次,资助金额2.9万元,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实现教育资助全覆盖。建立村民文化活动室,新修健身广场500 m2,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新建卫生室66 m2,配备医生1名,贫困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率100%,落实医疗救助25人次15万元,全体村民100%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关爱体系和五保、低保、残疾、孤儿的困难群体救助体系。
1.3 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大峡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输出和种养殖业。常年外出务工人员 109人,每年劳务收入218万元。大力发展脆李、西瓜、中药材种植业和山羊、生猪养殖业,2016年投入资金100万元新建山羊圈舍22个1 300 m2、新发展山羊480只,2017年种植脆李26.67 hm2、中药材13.33 hm2,2018年发展西瓜13.33 hm2,直接受益贫困人口31户104人。成立经济合作组织1个,村集体经济达到3万元。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 336元,其中贫困人口纯收入达4 500元。脱贫攻坚期间累计完成 29 户97人稳定脱贫,暂未脱贫2户7人,贫困发生率为1.75%,预计今年底前将顺利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 巫山县大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不充分的矛盾。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大峡村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4个制约因素。
2.1 年轻劳动力减少,农业面临“后继无人”
据村支书杨传国介绍,20世纪80年代末大峡村有常住人口428人,随着打工潮的出现,村里的年轻人争相外出打工,常住村民逐年减少,现在常住人口仅有86人,人口流失率高达79.9%。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早已习惯城市生活,大部分已在城市买房,除过年过节回村看望老人外平时几乎不再回村。村民谢少明讲到他家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现状。老谢过去当过生产队长,今年已经67岁,有2个儿子4个孙子。儿子儿媳都在巫山县城打工,孙子在巫山县城读书,老伴为了照顾孙子读书也同儿子一道住在县城,老谢常年独自一人住在老屋。当问到儿子孙子还回不回农村时,老谢肯定地讲“都不会回来了”。村里其他家的情况同老谢差不多,进城打工的“农二代”和正在上学的第三代都很难再回到农村,农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2.2 精英人群外流,农村人才严重缺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出现“人走房空”的同时,精英严重流失,农村人口质量下降。从发达国家已经经历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发生的一个环节[3]。我国城市化进程同样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农民转化为市民。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能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都是在农村文化水平较高、头脑灵活、有较丰富社会经验的、懂技术的青壮年。这些人是农村的精英人群,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靠自己的独特远见和一技之长在城市逐渐稳定下来,有了自己的住房,渐渐远离乡村,有的一年甚至几年不再回去,已经成了实实在在的“城市人”。而留在农村的大多是儿童、老人和妇女,这些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造成农村人口质量下降,与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格格不如。调查发现,大峡村常年在村居住的村民年龄均大于45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37.2%,年龄最大的已经93岁。全村留守的27户共86人中,小学及以下文化占比高达91.86%,其中文盲高达40.7%。
2.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配套问题亟待解决
经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大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一定改善。但是,村道蜿蜒崎岖路面狭窄,车辆仅能单向通行,难以满足发展乡村旅游和高山民宿需要;村民食用的山泉水未经任何处理存在安全卫生风险;卫生室和便民服务中心存在设施设备欠缺和服务能力不足;贫困户异地搬迁时没有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配套建设畜禽养殖设施,虽然解决了住房问题却带来畜禽养殖不便。有的搬迁户不得不将已养殖的畜禽忍痛出售,影响了生产生活和脱贫效果。一些贫困户不愿搬迁或虽已搬迁却不愿意拆旧复垦复绿,依然留守旧居以方便饲养畜禽。在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同时,传统农业受自然因素制约,依然“靠天吃饭”,无力抗拒自然灾害。2020年5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了大峡村,26.67 hm2挂果待收的脆李颗粒无收,直接经济损失72万余元。为农民和农事服务的医疗卫生、安全饮水、农技植保、农业保险、自然灾害保险等农村公共服务明显欠缺或存在短板,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三农”的更高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2.4 产业同质化低端化,市场竞争力弱
大峡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因全村只有坡地,以玉米、土豆、红苕、豆科杂粮等旱粮作物为主。近年来,大峡村积极发展扶贫致富产业,选择了脆李、西瓜、中药材种植和山羊、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据了解,这些产业除养猪今年效益较好外,其他均效益平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峡村发展的这些扶贫致富产业均为传统种植和养殖产业,存在同质化、低端化倾向,同时规模小难于形成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3 巫山县大峡村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3.1 加强教育宣传,培育内生动力
加强三农政策宣传,引导以人为主的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着力化解农村“空心化”。通过各种政策吸引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去创新创业,大力培育新主体和新农民,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利用村委会现有1名本土人才的契机,引领村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动结合,发挥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促进经济发展。
3.2 培养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品牌
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增强产品竞争力,开拓市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1)因地制宜,培育增收产业,大峡村现有耕地面积90 hm2,人少地多,且以山地为主,海拔从200 m到1 200 m,立体气候明显,适宜脆李等多种落叶果树和中药材种植,着力打造脆李产业。2)依托种殖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扩展养殖产业规模。3)推进“互联网+农业”模式,支持企业和个人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优做强“巫山脆李”品牌。
3.3 制定扶持政策,整合各方力量
继续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螺旋式上升。1)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和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继续为村民提供基本保障,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情感上的关心,建立合理的期望值,增强不断致富的信心。3)加强农业技术和农业保险服务,鼓励农技、植保和畜牧技术人员深入种养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植大户,了解产业种养植情况,培训指导测土配肥、除草修枝、营养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知识,指导圈舍改造、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养殖技术知识,积极开展政府购买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公共服务。完善规模以上种养业保险,抵御农产品从自然灾害到市场波动面临的风险,让各个涉农主体“放心种”“放心養”,实现区县重点特色产业保险全覆盖。4)天然气引入农户,全力解决新农村住户的用气需求,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3.4 树立生态文化理念,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
1)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坚定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挥环境资源优势,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合理布局、生态空间严格保护为目标,优化乡村布局,合理规划果园生态区、高山民俗区、休闲观光区、村民广场等功能板块,建设美丽乡村。2)借助地处当阳大峡谷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打造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区。大峡村背靠的山顶有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发开凿的长约1 000 m的饮水渠,不仅是峡谷风景,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以农耕文化、巫山非遗皮影文化、三峡巫文化等元素为特色,修建露营基地,改造民宿,打造“岩上人家”旅游风景区。通过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全面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带,强化经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