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一体化推动非洲发展
姚桂梅
许多中国人习惯于将非洲大陆看作一个整体,但在现实中非洲由53个主权国家组成,市场处于严重的分割状态,阻碍了非洲国家内部贸易的往来。独立伊始,非洲国家领导人就认识到,仅靠本国单薄的经济实力,难以满足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只有把区域范围内分散的力量联合起来,开发内部资源,互通有无,进行合作,才能克服困难,解决一些最迫切的经济问题。于是,20世纪60年代,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孕育而生,但直到80年代末,非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仍进展缓慢,呈现组织众多但缺乏实效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非洲国家以联合自强、不断创新的精神迎接挑战,非洲经济一体化持续高涨,朝灵活务实方向发展。
亟待整合的一体化资源
在过去几十年中,非洲在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方面进行过诸多努力。在非洲现存的200多个地区合作组织中,绝大多数是地区层面的一体化组织,其中的11个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最为重要。它们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COMESA)、东非共同体(CEA)、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MRU)、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CAS)、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同盟(UDEAC)、西非经济货币联盟(UEMOA)、萨赫勒国家共同体(CENSAD)、政府间发展组织(IGAD)、南部非洲国家关税同盟(SACU)。尤其是前三个组织是非洲最主要的地区一体化组织,在促进非洲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东南非共同市场执行单一的原产地规则、简化了海关程序;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统一了税收、投资和证券市场的政策,创造了比较统一的宏观经济政策;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同样取消了对原材料的关税,在协调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体来看,非洲经济一体化水平依然较低,非洲内部的贸易仍然无足轻重。联合国贸发会《2009年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显示,非洲的内部贸易在2007年仅相当于大陆出口总值的8.7%,而欧洲的内部贸易占总出口值的71.4%,在亚洲排除了日本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一数字也高达45.5%,而在拉丁美洲,内部贸易的比重为18.5%。①此外,非洲众多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成员国、任务和规则方面有重叠,有的甚至相互矛盾。例如,53个非洲国家中,有27个国家同时加入了两个政府间组织,18个国家同时加入3个政府间组织,刚果(金)同时加入了4个政府间组织。②这不仅造成经济合作的低效,而且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此,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内部贸易和投资成为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区经济一体化:非洲经济共同体的基石
2008-2010年是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期,但却遭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团结合作、共克时艰,还是以邻为壑、各自为政,这是非洲国家面临的选择。在第四届非洲一体化部长级会议上,非洲联盟委员会副主席姆温查表示,非洲应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为契机,更具创新精神地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非洲国家积极开拓内部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此,非洲国家分散而狭小的市场正在走向整合,非洲国家正在以规模经济的能量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做准备。
在非洲现有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以经济实力雄厚、合作根基扎实、发展后劲充足而受到重点关注。2008年8月17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由此在经济一体化道路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意义重大。第一,自由贸易区通过免征关税、推行标准化的通关程序和统一的通关文件等手段,极大地促进成员国间贸易往来,南部非洲统一市场将更为广阔。第二,自贸区的建立,表明南共体率先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新尝试,为非洲大陆其他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加快建设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进而为非洲大陆的经济一体化建设发挥积极影响。2008年10月22日,东南非地区的26个国家的领导人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集会,决定建立一个覆盖东非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在内的一个超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区。这表明,东南非国家正在着手拆除因组织众多、成员国身份重叠而带来的对一体化的障碍,“三合一”后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将有着统一、协调的一体化政策,无疑有助于增加内部贸易量,增强东南非经济组织的影响力。据统计,东南非26国人口超过5亿,覆盖了非洲近60%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达6240亿美元,占全非洲总量的60%左右。如果这些非洲国家能够形成合力,克服经济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差异,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因素对一体化的困扰,必将对非盟推动建立的非洲经济共同体起着重要的前导和示范作用。
2009年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继续推进。2009年6月7日,东南非共同市场宣布正式成立关税同盟,实现该地区对外贸易的高度统一。6月21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重新修订西非单一货币“路线图”,确立了2020年实行单一货币的计划。7月6日,卢旺达和布隆迪正式加入东非共同体。11月,东非共同体5个成员国将签署共同市场协议,以实现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的完全自由流通,预计共同市场有望在2010年初正式启动。
值得指出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此轮一体化建设的重点。2008年12月,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举行峰会,决定积极参与国际行动,在能源、道路、航空、海运、铁路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力争本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保持在5%左右。2009年2月初,非盟第十二届首脑会议着重讨论非洲交通和能源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等议题。2009年4月,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和东非共同体联合宣布,计划用5—10年时间建成北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南至南非的德班港的“非洲南北经济发展走廊”,力争打造出一条运输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基础设施良好的交通大动脉,促进地区贸易合作和交流,提升非洲整体实力。据非洲联盟预测,该走廊建成后,非洲企业仅交通成本一项即可每年节省约5000万美元。除此之外,东非共同体国家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也已启动耗资1.56亿美元的公路建设项目。2009年9月,包括尼日利亚、加纳、贝宁等国在内的西非电力联合体(West African Power Pool)将投资近9亿美元在贝宁兴建一座大型火电站项目,装机容量450兆瓦,将极大缓解贝宁用电紧张的局面。有關专家分析,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进一步促进地区内商品、服务和人员的流动,同时为外资进入非洲市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南非、尼日利亚:非洲内部贸易的支柱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非洲国家内部贸易水平是最低的。但是,具体到非洲的53个国家,个别国家的贸易总额还
是很高的。南非、尼日利亚、科特迪瓦三个“贸易支柱”国家支撑着非洲地区一体化建设的灯塔,这三个国家占据了非洲内部贸易总额的40%,成为各自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希望。
从整个非洲大陆的内部贸易来看,在2004—2006年非洲内部出口构成中,南非、尼日利亚、科特迪瓦、肯尼亚、斯威士兰共占非洲内部出口额的55%;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科特迪瓦、斯威士兰共占非洲内部进口额的34%。从内部贸易商品结构看,非洲内部贸易的构成比非洲外部贸易的构成更为多样化。非洲的对外出口中采掘业占了主导地位,非洲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的产品6%是石油,但非洲内部的贸易构成却没有以任何能源产品为主导,产品主要有农产品、燃料、非燃料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非洲10个重要的内部进口国中,有7个是南部非洲国家。这反映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不论强国、小国都可以从强劲的一体化经济中受益,特别凸显了南非这个贸易引擎的作用。
从集团内部贸易来看,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非是该集团最为重要的进口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地。南非占到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内部进口额的40%和内部出口额的44%。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尼日利亚、科特迪瓦是最为重要的出口国,二国共占全部内部出口的70%。同时,尼日利亚还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重要进口国。
在对非投资上,南非是非洲内部贸易的擎天柱。据联合国贸发会2008年度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05—2007年,南非的外资流出量从9.3亿美元增长到67.3亿美元、37.27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南非的跨国公司对非洲大陆的投资。南非的投资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和矿业巨头,它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开发等领域。从地域上看,南非在非洲大陆的投资原来主要集中在南部非洲,但近年来向西部非洲转移。
总之,尽管非洲内部的商品贸易量较低,非洲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比重也不高,但非洲内部贸易的多样化和非洲国家对外资的巨大需求决定了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潜力巨大,一些地区强国将可能担负起未来发展支柱的重任。
一体化道路并非坦途
联合自强,实现非洲一体化是广大非洲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奋斗目标。尽管,近年来非洲地区性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加快趋势,个别组织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有超前进展,不过就总体而言,非洲经济一体化水平依然较低,离2030年建成非洲经济共同体,实现全非洲人员、资本、货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远景目标相距甚远。诸多的困难与挑战注定未来非洲一体化道路曲折、坎坷。
一是受到战乱与动荡的困扰。近年来,非洲政治、安全形势虽然总体趋于平稳,但局部地区和个别国家依然存在战乱与动乱。由于导致战乱或动荡的因素非常复杂,不少是由历史、民族、宗教和文化等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在短时间内又很难彻底消除,所以,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仍将继续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
二是经济结构相似与不平衡发展。由于历史原因,非洲多数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经济互补性差,影响一体化的纵深发展。另外,非洲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且不平衡发展的特点,容易引发地区一体化组织间、成员国间在目标和利益等方面产生分歧、相互掣肘。
三是利益共享与主权让渡之间的矛盾。从全球经验看,一个国家参加任何一个地区一体化组织,在扩展本国利益的同时必须自主自愿地出让部分国家主权,特别是某些决策权,才能保证地区一体化组织的正常运转。可以说,出让部分主权和扩展国家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但在非洲地区一体化组织中,成员国的区域认同意识薄弱,往往不愿出让主权而只想获取利益,导致许多关于减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措施进度不一或一再被推迟。
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由于交通设施差,货运速度慢,非洲的交通运输成本普遍很高,高出世界其他地区136%,而且非洲的15个内陆国又是最不发达国家,它们的运输成本更高,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五是缺乏企业的参与。在过去的非洲一体化建设中,各区域一体化组织以及合作项目多为政府主导型,或者说是非洲国家政府领导人磋商与协调的结果,缺乏其他非国家行为体,特别是缺乏私营部门的参与和支持,这使得非洲国家达成的合作目标常常因缺乏具体的实施者与推动者而流于口号和形式。
综上所述,推动非洲经济一体化是实现非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这条道路还很漫长,需要各方搁置争议,以实现非洲经济繁荣为最终目標而共同努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娟娟)
①UNCTA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 Report 2009, New York and Geneva, 2009, p21.
②UNECA and AU, Assessing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Africa II-- Rationalizing Regional Economic Communities, Addis Ababa, Ethiopia, May 2006, page X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