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光破雾 岚气上浮
“我就是偏爱追逐阳光。”
孙晓岚深爱着这个世界,
这种能量,
不是虚空话术,
而是时间和经历结出的累累果实。
晓,为天亮之际,生机盎然。
岚,是山中雾气,姿迷神秘。
她的名字,恰为“晓岚”。
2020年9月29日,杭州宝龙,晴光朝更合,静待岚气来。
岚气入,恍惚兮,山水有物矣。
山水,从不只是文人雅士的事,而是牵连到日常生活,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山水世界。
山川,亦是国人生活中的精神向度,在某种意义上支撑起了中国人的社会观与人生观。所以,对疼惜万物生命的孙晓岚而言,“山水”不只是美学载体,而是更重要的世界观载体:“它不完全是画家的工作,而是所有人的工作,我是在用能够得着的方式尽可能去唤起、打开大众的山水经验。”
所以,她爱在山水耕作,是因草木所诱、花香所惑。如农夫命运总被四季节气所驱、铁匠被炉火和铁器所牵等一样简单,作画于她是沁入骨髓的痴迷。画画,便是其这世渡河的扁舟,漫漫苦海,只此一道。无畏拥抱当代,也不惧回避传统,这种气质十分明晰地诉诸笔性,自然发生。
但习画之路,多是孤独与快乐共存。一路探幽后,孙晓岚把时间和心智更多地停留和倾注于油画,力求在章法上求变,在笔色处理上求异。唯心有猛虎,在嗅蔷薇。纵观近年新作,可观源自生命的思考始终都在。每个人都是矛盾体,诗意的孙晓岚用柔软的内心包裹未知,并最终琢成颗颗珍珠。
观望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界,最需要的亦是有根性的作品而非浅层的皮囊。
自然给了孙晓岚更深层次的精神性给养,二者的连接是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的直接与亲切。但最难得的,则是其艺术面貌的独特,这是多数艺术家终其一生想要却得不到的,在孙晓岚身上,却似浑然天成。
作为中国当代油画精神的探索者与实践者之一,孙晓岚在层层递进的个人艺创系统中重视人与自然相叠而益,借绿水青山度己之魂,擅藏技与心,故能超越时间与当下发生具体连接,自省性灵。尤其是近批新作,笔下的花花草草和山河树林已逐步兼具灵性。“我生性偏爱自然的东西。就算人类自我感觉现代文明如何发达,我都觉得对于自然还是要敬畏、要珍惜。”
故而,她笔下是风景,更是山水,既有自然之韵,更有人的智慧。
如《梦幻西湖系列》,宝石般的璀璨下,是深埋的爱与尊重;《早春九溪》里恣意向上的树枝努力挣脱着引力对阳而生,“哪怕是落光了叶子后光秃秃的树枝,在我眼里也是蕴藏着勃勃生机。”《春天茶山》中层层叠叠又循环往复的绿色则掩映着诸多故事与生机。某种程度而言,她描绘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
若说早期的孙晓岚擅于博学众长,现在却已升级至“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此时的时间已不是藩篱,而是可触摸、可对话、可并存的另一种可能。或者,对孙晓岚而言,“画画”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尺,时间空间并不重要,她跳跃出来,超脱“时间之外”,用当代艺术的形式努力重构中国绘画的当代精神。又或者,对孙晓岚来说,题材不是终点,手段亦非唯一,她在意的,实是作品内核的精气神—阳光与温和并重,典雅和明朗共存,追求的是更深层次的人性状态。
天地大美而不言,造化是什么?即时生发。
而每一代人都需以各自的方式重造传统。
故见其画,是心生欢喜。
“画,是一个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你的个人思想的表达,是一个综合的产物,不是一张简单的照片可以取代的。”孙晓岚说。
因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她选择了画画。
2018年,孙晓岚凭借一组15幅描绘杭州风景的油画作品拿下皇家世界成就奖。在日惹苏丹王宫,印尼日惹苏丹国王十世亲自颁奖。作品《杭州的春天》被印尼日惹皇室长公主私人收藏。2019年,作品《秋天的茶山》和《多彩的秋系列》入选由法国政府文化部和法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法国大皇宫国际艺术年展暨水介质绘画七十周年展。
2020年9月29日,“绿水青山·秀美杭州”孙晓岚作品展将在杭州宝龙艺术中心启幕,此展汇集了她近年创作的最新力作,囊括油画、丙烯、水彩、色粉、素描、PAID画等,大画小稿齐聚,样式多元,面貌丰富,实为其从艺以来规模颇大的一次重要亮相。
创作,是一个人的事。艺术,承载的却是国人千年来对人生的认知,这种呼吸间休戚与共的关系深深影响着孙晓岚。现阶段,她根植身边风景,描绘杭州的四季流转。熟悉又新颖,自然又梦幻,无论时光流逝,也无关元素重组,对世界的好奇和宇宙的敬畏却从未改变。“所以我开始赋予画面主观色彩,我看到的世界,是我心里想看到的世界,每个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
于此,不得不赞叹孙晓岚对色彩驾驭能力的高超。尤其是一些常规避讳之色,如粉红、桃红、紫色、翠绿等,在她的笔下居然散发出异样合适之光,不仅和谐,更为出众。曾有人对她说,鲜艳的颜色比高级灰更难画,此话属实。“我喜欢用特别的颜色,但整张画面是和谐的,其实是经过缜密推敲的。”
多数时候,胆大,只是因为心里有底。其画面上线性的大刀阔斧和构图的出乎不意,犹如国画般的思考在流动的线中保持气韵贯通,都使其作显示出惊人的力量感,但这种力量是内在稳重的积蓄,而非外张式凶猛,是其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微妙关系的转换及具体造型的气韵流动。
再如,若仔细看部分画作的细节,会发现很多局部笔触豪放,但整体又神奇地具备古典精神,生命的跳跃被艺术家嵌入其中,自然而然形成某种块面感,可全局视觉却是东方平面性,这类古典气质与情绪性迸发的和谐相处十分有趣味。
目前,孙晓岚的艺术面貌已相对清晰,很多细节处理亦已趋向成熟,色彩逻辑一贯而至。这种节奏性的变化使得她的画面多轻松愉悦且平易近人,绿水青山间,满溢着生命力和正能量。
这种能力,在疫情之后尤其显得珍贵。
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立于2020年的晓岚面对的其实是一个有关人类命运的世纪难题。危机之下,沉淀与反思也都反映在她的作品当中。“宇宙无穷无尽,浩瀚无垠,而我们是生活在这个宇宙中最独特的蓝色星球上的高智商的生命体,因为有了感知,我们能看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能体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尝尽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因此,她很感恩:“画画,其实就是我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眷恋,想留下点什么,又想把握点什么,其实我内心一直是向阳的,喜欢追逐美好的东西,也愿意传递美好的东西。”
无论是社会的茫茫人流还是令人窒息的环境,每个人需要挣扎且搏击的对象都太多了。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面对社会竞争、物质压力和生活的快节奏,内心更向往回归山水自然。尤其在孙晓岚眼里,黄昏山野里草木的颜色,深秋后银色的败草,黄昏西照,云蒸霞蔚等玄妙威严都是宝藏,大自然从不苛求展示什么,它就在那里永继生发。
所以,在孙晓岚的画里,观者可获得某刻的慰藉与鼓励。她亦时时告诫自己,不要随波逐流、哗众取宠。故拥阔达磊落之格,注重专业积淀,终使波澜人生演变成适合现代社会审美情趣的精品。
本质而言,画画是生活的艺术,也是做人的哲学。辗转人生时代,尘土飞扬无惧。虽多耽生活,但孙晓岚初心不忘,除却历练积累,那些埋头挥洒的琐碎时间及往复转折的多彩线条,都是她的专属舞台,游历、阅读、思考,化著为微,纷繁艺术形态得以被凝注无边风景中。
春去茶园,夏至茂林,秋入九溪,冬遇高峰。
“我愿意去抓住那些特别美好的瞬间,把美好的事情留下来。”
她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