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解析与例文借鉴
续润卿+孙乃会
摘要:2016年山东卷高考作文是新材料作文。如何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揭示其象征意义或内在意蕴,理清材料中所涉及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立意,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对于一篇满分作文,也有必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从中领悟到成功之道,这对指导以后的作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山东;高考作文;满分之道
【真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就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山东卷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从命题形式及要求来看,是新材料作文,这类作文具有相对广泛的开放性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又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内涵深厚。
审题时,首先要抓住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概念“行囊”“旅程”。“行囊”本义是旅行者出行时需要的行李袋。在文段中,行囊应该是“我”的或每个人的(我们的),具有个体性;“已经备好”说明“准备”的状态。“旅程”是指旅行者的路途或行程。在材料中,“新的”应该指即将开始、未出发的旅程。“路途漫漫”将考生引导向象征意义思考,表明材料中所指“旅程”应该具有时间、空间上的不短暂、不定期、不特殊性,应该是与生命相伴相随的旅程,至此将人生、生命旅程叠合在一起。每个人的“人生旅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如求学求知、成家立业;个性如个人设计、人生目标、奋斗目标。
本材料的核心不在“行囊”,也不在“旅程”,而在于二者的关系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是对二者关系的界定与引申,并指明了写作的方向。“有用”与“无用”,“长用”与“短用”,“有备”与“无备”、“物质”与“精神”,要对其关系进行思考,使材料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多元,使“行囊”在“旅程”中充满着动态。
因此,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考场快递】
无用之用,即为大用
一个充实的行囊,一段生命的旅程,一次执着的远航,一个美丽的远方。真正决定生命航向的往往不是立刻用得上的东西。那些看似无用之物,虽贮藏在行囊的底部,却不知不觉间催开了生命的花朵。
庄子曾言:“无用之用,即为大用。”诚然,为那些立竿见影的东西,我们会欢呼兴奋;为那些未曾准备的东西,我们会感慨失落。然而“芳醇者如酒,浓烈却难持久,沉默者如斯,无声却最动人。”那些被打包装入行囊的,看似无用之物,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肉和风骨,熨帖了我们的灵魂和气度。
看似用不上的东西,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持守和抉择。阿长浓重的吴侬口音讲述的《山海经》,曾不止一次打动鲁迅幼小的心灵,那九目六手的怪物,“以乳为目”的刑天都是看似无用之物,然而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怪力乱神消灭了,对上帝大胆质疑的精神和对苦难绝不妥协的勇气却内化为《铸剑》中眉间尺的精神和《奔月》中后羿的精魂。古金陵细长的小巷悠悠然传出《笠翁对韵》,被少年余光中牢牢地记在心头,看似无用的平平仄仄,却被诗人珍藏在行囊之中,从此对汉文化矢志不渝的坚守和对故土持之以恒的回望,便成了游子一生的信仰和守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木心先生在《温莎墓园日记》中写道:“那些无用之物,却早已内化为我的血脉和骨骼。心付瑶琴,无用之物早已撩拨出动人之音,静水深流,持守与恒定使生命从容淡定,娇弱流利,无用与有用实为相对而言,无用有时才是生命的追求。”门隅、错那宗、达孜宗、布达拉宫、青海湖……仓央嘉措,一路尘满客袍,六世达赖的虚名,万贯钱财的加持,这些似乎“有用”之物,并没有停止它的脚步。“执手、吻拜、携心”,对佛法的传扬,是他一生的布道;一袭青衣,踽踽于台北闹市,木鱼声响,执经于山寺庙中。台湾诗人周梦蝶拒绝了价值几十万新台币奖品的有用之物,却花27年看似无用的时间写作,让整个社会开始反思。
时代的大潮,泥沙俱下,在这急景流年的时光里,很庆幸我们依然看到车洪才老人,将《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编写装入行囊,一部几乎无人用的词典,却彰显了人性的伟大与崇高。
对个体每个人都要停下匆匆的脚步,耐心等待未曾用上的东西闪耀其光华,对社会停止急功近利的痴迷,无用之用方可使我们追逐中国梦的步伐更加铿锵和坚定。行囊已经备好,用上的不要自鸣得意,未带的勿须失落焦急,就让我们拿着看似无用的东西,自信而勇敢地向前迈进吧!
[满分之道]
读罢此文,不仅叹服于考生行文的汪洋恣肆,开合有度,更叹服考生“行囊”中所储存“材料”之丰,视野之开阔,思想之厚重深邃。也正因如此,本文成为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中为数不多的满分作文之一。这篇作文具有以下优点:
1.立意新颖深刻,观点具有辩证性
考生紧扣材料中四个“有的”,升华出了“有用”与“无用”这一立意的角度。“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指的是行囊中立刻能用得到的内容,它在人们心目中当然是“有用”的;“有的暂时用不上”侧重点应该是“暂时”,告诉人们,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仅仅看到眼前,要将目光放远,定位“将来”,为将来作准备;“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针对准备不充分而言,就告诉人们,要时刻准备着,只要是那些“好”的东西,多备些也无妨,毕竟“有备无患”嘛;“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告诉我们,有的行囊中的东西,可以伴随我们一生,让我们受益终生。
材料的核心就是如何认识“无用”与“大用”的关系。考生抓住了这一点,将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方面有机结合,从而使观点更具有辩证性。
2.材料丰富,中心集中
这篇作文,内容非常充实,这当然得益于考生“行囊”中所备之物之丰富。名言警句、古今范例,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本文用的名言如第二段庄子的话,考生由此言加以深刻阐述,有力的支撑了自己的观点;第四段引用木心先生在《温莎墓园日记》中的话,则借力而发,结合其经历,尽谈“有用”与“无用”的关系。在运用事例方面,更是丰富多姿,古典的、现代的,均巧妙入文,为己所用。同时,材料丰富却并不显得繁杂,这当然是因为有“中心”这一红线紧紧贯串。所引名言,所用事例,能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观点。
3.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考生开篇扣题,紧扣“行囊”“旅程”两个关键词,直奔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引用庄子的话进一步阐释论点,三、四段从两个角度论述了“无用即为大用”的观点,第五段联系现实,进一步论述这一观点,最后总结全文,收束有力。在行文中,考生不忘自己的论点,时时点题照应,做到了扣题紧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4.语言准确流畅,凝练大气
文章用词准确,如“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肉和风骨,熨帖了我们的灵魂和气度”中“融入”“熨帖”运用恰到好处,富有表现力。同时,语言流畅自然,毫无造作痕迹,万千气象尽凝于笔端,显得大气老练。
作者简介:续润卿(1971—),山东省费县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