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心理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冯彦明
2012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心理咨询教师和聘请心理咨询专家,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能力状况及其教育建议、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等六部分。笔者一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具体的实践,发现当前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当前学校心理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认识,心理档案建立不到位
很多学校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缺乏专业认识,不知道如何建立,或者不知道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工作不到位。已经建立了心理档案的学校,并没有合理利用,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工作。还有一部分学校,仅仅是为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缺乏心理档案建立的全局观念。实践证明,这样建立起来的心理档案形同虚设,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心理发展并没有任何帮助。
2.缺乏专业性,心理档案内容不完整
已经建立了心理档案的学校,仅仅是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了记录,绝大多数学校对于心理档案其他方面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测查。因为缺乏心理档案建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学生心理档案内容不完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各种原因,有很多学校在新生入学第一个学期即着手建立学生了心理档案,但此后便束之高阁,存于档案柜,再不过问,学生在校期间,根本没有任何跟踪记录的痕迹。这种心理档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任何益处。
3.缺乏专业教师,导致心理档案管理不到位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尽管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是他们并不是“科班出身”,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教师非常缺乏。这样的现状,导致心理档案的管理便缺乏专业性,学校的心理档案往往由兼职心理教师负责,大多是班主任或政治教师。他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档案所需要的专业理念,缺乏心理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心理档案等同于学籍档案,不注意保密性,更注意不到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性,在对心理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随意、马虎、大意,根本无法保证心理档案“单独保管”的基本要求。
二、改进当前学校心理档案存在问题的对策
1.明确并完善心理档案内容,做到定期更新
学校心理档案建立过程中对心理档案内容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进行心理档案建立的起始阶段一定要明确心理档案所包括的六个方面的内容,除了测查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外,还应包括能力状况、人格特征、学习心理、咨询记录等方面的资料。学生入学,初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内容,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即应该对学生心理档案相关内容予以更新。这方面一定要做到定期、定量、定人、定任务。另外,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抽查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还可以通过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心理动向,不断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确保心理档案能够及时更新。
2.注重专业性,提高心理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当前,由于缺乏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存在着很多“硬伤”,急需解决。首先要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如果由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是最好的了,退一步,如果没有专业教师,就应该鼓励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兴趣的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让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趋向专业性。其次,学校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要对学生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基本格式、建立方式、实施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按规定实施。再次,要加强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和工作指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让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不断熟悉自己工作范围内的所有工作规程,“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都可以采取,关键是提高心理教师的工作能力。
当前,因为种种原因,学校心理档案建立、管理、使用等各项工作都还存在着一些无法规避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抱着向上的态度,积极去面对,努力去改变,为学校心理档案工作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远煤业集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
2012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心理咨询教师和聘请心理咨询专家,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能力状况及其教育建议、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等六部分。笔者一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具体的实践,发现当前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当前学校心理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认识,心理档案建立不到位
很多学校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缺乏专业认识,不知道如何建立,或者不知道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工作不到位。已经建立了心理档案的学校,并没有合理利用,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工作。还有一部分学校,仅仅是为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缺乏心理档案建立的全局观念。实践证明,这样建立起来的心理档案形同虚设,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心理发展并没有任何帮助。
2.缺乏专业性,心理档案内容不完整
已经建立了心理档案的学校,仅仅是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了记录,绝大多数学校对于心理档案其他方面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测查。因为缺乏心理档案建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学生心理档案内容不完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各种原因,有很多学校在新生入学第一个学期即着手建立学生了心理档案,但此后便束之高阁,存于档案柜,再不过问,学生在校期间,根本没有任何跟踪记录的痕迹。这种心理档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任何益处。
3.缺乏专业教师,导致心理档案管理不到位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尽管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是他们并不是“科班出身”,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教师非常缺乏。这样的现状,导致心理档案的管理便缺乏专业性,学校的心理档案往往由兼职心理教师负责,大多是班主任或政治教师。他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档案所需要的专业理念,缺乏心理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心理档案等同于学籍档案,不注意保密性,更注意不到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性,在对心理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随意、马虎、大意,根本无法保证心理档案“单独保管”的基本要求。
二、改进当前学校心理档案存在问题的对策
1.明确并完善心理档案内容,做到定期更新
学校心理档案建立过程中对心理档案内容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进行心理档案建立的起始阶段一定要明确心理档案所包括的六个方面的内容,除了测查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外,还应包括能力状况、人格特征、学习心理、咨询记录等方面的资料。学生入学,初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内容,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即应该对学生心理档案相关内容予以更新。这方面一定要做到定期、定量、定人、定任务。另外,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抽查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还可以通过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心理动向,不断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确保心理档案能够及时更新。
2.注重专业性,提高心理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当前,由于缺乏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存在着很多“硬伤”,急需解决。首先要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如果由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是最好的了,退一步,如果没有专业教师,就应该鼓励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兴趣的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让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趋向专业性。其次,学校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要对学生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基本格式、建立方式、实施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按规定实施。再次,要加强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和工作指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让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不断熟悉自己工作范围内的所有工作规程,“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都可以采取,关键是提高心理教师的工作能力。
当前,因为种种原因,学校心理档案建立、管理、使用等各项工作都还存在着一些无法规避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抱着向上的态度,积极去面对,努力去改变,为学校心理档案工作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远煤业集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