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思考
胡劲松
如何让小社区与大城市共同呼吸更新,让城乡居民随基层建设一道享受发展成果?推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是基层踏上新时代“赶考”征途的又一张答卷。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就此围绕“发展靠什么?我们有什么?应该做什么?”三个问题深入调研、思考探索,着眼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吸聚叠加基层区域化党建网格,健全完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治理机制,努力实现党建引领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
“1+”核心领导
坚持政治引领定力
靠党建来引领是指导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思想根基,是巩固基层政权的唯一途径,更是唤醒基层自治活力的动力源泉。街道将党的工作有效嵌入社区,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肌体,助推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和党员作用发挥“三个全覆盖”。
一是以网格为矩阵强化党组织力量。打破壁垒、整合力量,网格化管理片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的同时根植党组织细胞,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四个负责办法,同时进一步解构细化大党建,将党建工作嵌入居民小组、楼栋单元网格,联动楼盘党支部、企业联合支部,编织“大党建+小网格”党建网络。推行如星月花园小区共划分为2个区域并分别成立党支部,每个区域以4—5个楼栋为单元建立8个网格,网格建立党小组,从组织架构上形成了社区党委、区域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为主的纵向联动、横向覆盖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三级网格,从工作方法上形成社区党委统领抓总、小区管委会依法自治、群团组织协调配合的领导体制,确保党组织在基层末端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是以网络为平台延展党组织空间。举纲持领,以“互联网+”方式将党的作用发挥从传统树状传播形式延展到网络扁平化平台,开通运行以社区命名注册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开设时政党建和信息公开平台助推“微党务”“微党课”,及时向社区党员推送党建要闻、党课宣讲知识要点、基层治理信息,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组织动态和信息的同时,可通过短信互动系统向党组织反馈诉求、实施监督,实现了“党员联在手机上,党组织建在网络上,服务落在行动上”的良性互动的实效。
三是以考核为抓手推进党组织建设。将新型社区星级创评纳入街道专项目标,建立周巡查、月通报、季考核制度,每月召集所有监管社区和物管公司召开现场推进会,现场分别确定一好一差2个小区,传导创评压力,挂钩物管补助下拨,并对年终成功创评星级社区的单位,按创评等级给予奖励。街道纪工委全程参与创评,对推进慢、效果不明显的责任社区、责任人严格效能问责。
“党建+”
凝聚共治共管合力
一是強化联动治理效果。街道按照资源共享、合作共治的原则,大力推进社区与社区、社区与小区联动以及党员与群众互动、楼栋与楼栋互动。针对跨社区安置居民情况,加强多社区间互动联管,招呼自己的人,认领自己的事,同时社区加强与各小区间联系互动,以楼栋为单元,将小区细分为若干个网格,以党员为主体的楼栋长任网格员,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流动人口服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着力形成服务合力、提升服务功能、强化服务保障。
二是提升“党建+”服务质量。在社区党委(总支)推行四必到四必访“4+4”工作法(居民突发事件必到,有困难必到,有纠纷必到,有喜丧事必到和困难家庭必访,失业人员必访,信访人员必访,孤寡老人必访),增强组织力,彰显组织关怀。小区物业管理中心优先录用自住居民,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居民就业问题,结合发挥党员志愿者队伍先锋作用,推行“党建+”服务方式,免费为缴纳物管费的居民提供水电维修、疏厕通管等上门服务,从满足居民需求从而激发了居民缴纳物管费的主动性。2018年1至10月,共收取物业费800余万元,占应收取比例85.6%,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树牢党组织威信。结合“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等学习教育,开展“一亮一晒一承诺一公示”“四个一”活动(即亮党员身份,晒服务清单,做履职承诺和公示党员信息)。在闪现党员身影、传递党的声音、体现为民情怀、发挥组织作用中提高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的影响力和威信度。依托“川齿记忆”博物馆建设街道“红色加油站”,邀请历史见证人担任“党课辅导员”,定期组织街道党员干部进行党课党史和传统教育,坚定信仰信念。发挥老党员和退休干部积极作用,制定居民认同的管理规约,并加强对违规违约行为处置,对小区不文明现象以“文明劝导+陋习曝光”方式纠治坏习惯、培养好风气。让居民亲眼见证发展成果,切身体会小区自治获得感,激发居民参与城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
“N+”多元服务
激发合作共享活力
街道按照资源共享、合作共治的原则,建好核心的同时,进一步画好摊开社会服务“同心圆”。
一是丰富志愿服务,增强居民参与度。街道志愿服务者共2670余人,126支服务队伍,依托辖区高校资源,开展校地联建,以“串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难”方式组织垃圾分类、禁毒宣传、入户调查等各类公益活动。深度实践老川齿新莲花“三老三治三新”理念,项目化推进精品美丽社区示范点打造。发动威望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所组建的巡逻队、志愿者、劝导员队伍作用,持续开展文明劝导、绿地认领和扫黑除恶联防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吸纳群众参与,志愿者服务团队不断壮大,群众认同感和参与度进一步增强。
二是实践“四社互动”,缩短服务里程。依托“社区会客厅”建设,盘活社会资源,并引导组织自我孵化。截至目前,进驻会客厅的社会企业、社会组织22家,自我孵化“青春炫舞”“益启行”“清涟”3个社会组织。挖掘本土历史旧事,白家场、莲花社区共计收集整理和接受捐赠的2500余套老票据、老相片、老物件等,分别打造出“百家岁月馆”“养心馆”“川齿记忆”等微型文化馆,联合社会机构组织开展多场书法绘画、插花茶艺等修身养性培训,丰富本土社区文化底蕴。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的良性互动,打造“191就业服务平台”,链接158家企业,先后达成800余份求职就业意向,缓解企业用工与群众务工矛盾。广泛开展免费理发、日间照料、儿童看护、文明劝导、纠纷调处、就业招聘等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1米,社会组织和社工团队合作更加成熟,群众认同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三是依托信息化精准治理,夯实平安社区基础。将10个新型社区全部纳入重点网格提档升级,强化社区党组织自治能力建设。开展“雪亮工程”建设的同时依托街道综治中心完成社区站点建设16个,启动人脸识别系统,拱卫小区平安建设。发动群众利用“美丽西航港”公众平台在线举报,并依托综治中心和爱心超市兑换话费和奖品,逐步构建群防共治的良好局面,发案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