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

    蔡娟

    【摘 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丰富的阅读不仅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且提供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样板。通过阅读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随时解决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写作实践,加强阅读中的理解,深化对阅读对象所蕴含的微妙精湛之处的体会,并将理解和体会再渗透于个人的写作实践中,从而形成阅读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写作能力的发展又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关键词】 阅读;写作;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1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把“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

    一、读中积累,以读导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丰富的阅读不仅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且提供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样板。因此,广读博收,积累素材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通过阅读积累思想素材,提高透视生活现象的品位

    好的作品是艺术技巧上的精华,也是思想内容上的精华,艺术技巧和思想内容往往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古今中外对阅读的重要性都有着精辟的阐述。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老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鲁迅先生曾经讲过:“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当然,绝不可以单纯的积累与写作直接相关的素材而忽略思想素材。同时,也不可以在写作中机械、刻板的追求思想性,应该让学生自主的发表见解,使阅读和写作同样都具有情感。阅读对思想素材的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维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整体上的独创性。如教学五年级描写人物一组《胖墩摔跤》《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临死前的严监生》《刷子李》时,里面描写到了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不同人物的思想表现,但是无论是与写作直接相关的素材还是思想素材都要经过分析进行取舍,这本身也是提高识别写作技巧高下、判断思想内容优劣的重要手段。

    (二)通过阅读吸收和积累与写作直接相关的素材

    鲁迅先生说过:“凡是有定论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阅读过程既是积累该写什么的过程,也是积累该怎样写的过程。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获得了美的表现形式和能力,如语言、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这时,他们就想用美的形式表现自身的美行和自己对生活的实际感受,这样就产生了强烈的写作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热情极高,他们不但细致地描绘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而且能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如在教学写人的作文时,我先出示《少年闰土》一文,就引导学生悟出鲁迅是如何选材、如何抓住了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突出他的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的形象,然后再出示《梅花魂》一课,这篇文章首尾照应自然,中间详略得当,围绕“梅花魂”的象征意义,作者选取四件小事来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其中又以“教我读唐诗宋词”、“批评妈妈没教好我”作为重点来详加描写,至此,“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就凸现了出来,结构极精美巧妙。学生阅读时,经过老师的点拨,从中吸取选材、写法上的精美之处,能有效地克服作文中固定不变的模式,自己写出结构精美的文章来。

    二、读中悟法,以写促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表达形式无力的困惑。此时教师让学生借助例文来进行迁移仿写,往往能使学生茅塞顿开,顺利成文。

    新教材中每单元设计安排的习作及检测卷中的习作,给学生创造了这样一个充分发挥个性,施展才能的机会。尤其突显了阅读与写作同步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学生对于究竟如何才算扣题、如何选材、如何立意比较模糊。为了帮助学生对作文有一个更清晰明了的认识,本人曾经在教学五年级教材时作了一点有益的尝试,课前准备第一单元检测卷中的作文——《书给我带来了 》我从中选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优秀文《书给我带来了知识》,第二篇《书给我带来了启发》开头结尾未能点题,第三篇是偏离题意的《书给我带来了快乐》,因为是身边同学的习作,学生感觉比较亲切,鉴赏的热情很高。印刷时,将文章的标题及作者全部隐去,只标注上序号。第一环节是整体把握三篇文章,分三步:第一步,将三篇文章通读一遍,找出共同点。第二步,给每篇文章加一个标题。第三步,出示原来的题目,让学生讨论分析题目与文章内容是否相符,看看哪篇文章与题意贴得不是很密切,需要修改,如何改?第二环节是针对第一篇优秀文《书给我带来了知识》设计相应的阅读题让学生做,并在《书给我带来了启发》一文批旁注练习。《书给我带来了快乐》这个题目留到课后写。经过这样两个环节,学生既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又通过具体的实例对“如何扣题作文”有了较明晰的认识,最后的写作训练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又一次训练提高,学生可以仿照所给例文的写法,也可以别出心裁。这样,“读写”一条龙下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与写作能力均会有提高。

    三、读写同步,相互促进

    阅读和写作的同步性,是要求我们阅读的数量、进程要与写作练习的数量、进程步调一致,这样就能够做到通过阅读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随时解决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写作实践,加强阅读中的理解,深化对阅读对象所蕴含的微妙精湛之处的体会,并将理解和体会再渗透于个人的写作实践中,从而形成阅读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写作能力的发展又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这样一种良性循环。这里所说的阅读与写作同步,一方面不能只读不练,造成阅读与写作的脱节,丧失阅读对于写作的指导、启发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只练不读,使写作由于缺乏充分的阅读积累而处于一种没有根基的状态。因此,每接到一册语文书,我都先浏览完所有课文,然后计划好要进行读写结合的课文、语段等,在备课时再具体安排练笔的内容。除此之外,每周的阅读与写作的安排也是一致性的,这样阅读与写作就能并架齐驱、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敗俱伤”。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阅读为写作提供可供写作内容的素材、语言运用的样本、构思文章的榜样以及解决疑虑的答案,结合阅读进行写作,能够在奠定基础的同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作训练在阅读的前提下进行,写作能力的提高必然促进理解和感悟能力的发展,阅读水平就会随着增长。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对外汉语中现在进行时态的教学

    摘 要:通过对汉语现在进行时态教学情况的描写、探讨,同时涉及其他因素对语言时态教学的影响,旨在拓展语言教师的视野与研究领域,为汉语

  • 让我们用心触摸作文课的脉搏

    李慧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大多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我们的作文课,已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袁卫星老师的“写出人物个性”就像是迷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