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障碍、价值与策略

    胡艳芳 吴南中

    【摘 要】对国内外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现实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梳理了阻碍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原因,分析了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在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加强教育机构协同力度、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了运用以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推动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制度体系建设,激活教育机构参与在线学习认证积极性,建立资历框架及评审制度保证在线学习质量,建立第三方认证规范在线学习成果,建立典型应用范例促进认证与转换规范运行等策略,以有效促进在线学习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在线学习成果;认证;转换;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8-0027-06

    2016年9月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探索建立多种成果认定机制,并提出学分认证与转换工作是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借助MOOC的强大影响力,在线学习由以往的“边缘”状态,通过混合学习、SPOC等形式进入教育本体,成为新时代智慧学习、无缝学习、混合学习等教学模式的重要构件。在在线学习迅速发展的同时,纯粹的在线学习成果(指的是学习过程全部发生在在线学习平台的成果,不含远程开放教育这类有现场指导的类型)的认证与转换进展并不理想,即便是edX等著名的在线学习平台,认证为学分的课程还是少数。在线学习成果无法认证和转换为被学习者认可的学分或资历,会极大地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影响在线学习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场主体对在线学习课程证书的价值不甚明了;另一方面,整个在线学习平台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不能保证所有课程的质量。本文就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关键障碍、核心价值、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探索。

    一、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MOOC兴起之后,为了更好推广其产品,增加其利润来源,提高学习者积极性,MOOC为完成课程的学习者提供课程证书。但在线学习成果大规模纳入普通高校学历教育学分起源于2013年。2013年美国大学委员会推荐了5门Coursera平台的优质在线课程给大学,认为具有获得学分的价值,美国部分公立大学尤其是社区学院开始认定其所指定的课程学分。2013年圣何塞州立大学开始启动edX和Udacity,实施基于MOOC的混合模式试验项目。同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批准学生通过选修全球在线学习课程节省大学学习费用和时间。2014年12月,美国大学委员会启动了替代性学分联盟试点项目,通过试点项目,挑选约100门免费或低成本但又有质量的课程,25所试点高校承认所挑选课程学分,并向大学委员会报告进行情况。2014年10月,Coursera与AT&T;公司合作,开放微学位(Nano Degree)证书,并于2015年3月开始,与Accredible公司合作,通过对学习者学习数据分析,呈现学习过程,展现学习能力,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证明,标识着在线学习平台开始寻求自身的突破,构建在线学习闭环。

    相对于美国,欧洲对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态度显得更加开放,也更加愿意为在线学习授予学分,其认证与转换工作得到欧盟和欧洲各国的资金支持。首要原因是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为欧洲开展在线学习学分认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另一个原因是欧洲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于公共财政,在线学习成果的使用对收入体系的冲击不大。因此,在ECTS框架下,欧洲在线学习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增加线下考试环节,增加学习过程监控环节,扩大在线学习成果;iversity项目在欧洲组织大学MOOC联盟领导下,参与大学若干慕课的建设,并建立线下考试中心,共同对课程进行认证。

    中国对在线学习成果的态度也非常开放。围绕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工作也开展起来,不同于国外的是,国内顶尖学府率先承认在线学习学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2014年,清华大学物理系的200多名同学通过考试,认定了“电路原理”的MOOC课程学分,成为清华大学首批通过在线教育获得学分的学生。国内还有南京大学、青海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获取了该课程的学分。同时,其他学校也表现出了对在线教育学分认定的积极性,并做了大量的探索,尤其是电大举办的职业院校,自身具有远程教育基因,表现出了对在线教育成果认定的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有的院校还建立了在线学习方式的培育机制。不少高校通过建立联盟的方式,承认相关学校的在线学习学分,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通过与上海西南片19所高校互认慕课学分的形式,将在线学习成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普通高等教育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率先提出了探索MOOC等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课程学分认定的正式意见。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鼓励学校通过开放课程建设、应用、引进与对外推广,提高教学质量。鼓励高校制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将本校认定的在线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制定在线课程的教学评价办法和学生修读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

    从已有研究来看,不同地区和国家对在线学习的学习成果持有不同的态度,但整体都体现了对在线学习成果谨慎接受的态度,具体表现为有条件的认证和對质量的担忧。总之,从研究与实践的深度来看,离在线学习改变教育格局的期待还相差甚远。

    二、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障碍

    当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获取课程主要知识和技能时,在线学习成果是否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学习者获取了较课堂教学不低甚至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能获取满足自身利益、显示自身能力的学分,会极大地影响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的积极性。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在线学习者获取在线学习学分呢?

    1.文化氛围

    文化是优秀的“惯性”力量,也常常容易阻碍突破与创新。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理念》中将大学定义为“是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其语意的核心是“共同体”,范围是“学校”,内容是“探寻高深学问”。在这种理念下,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其探求真理的能力,但也造成了对外来事物的“清高”。当在线学习成果认定对学校文化造成冲击时,会产生阻碍的力量。一方面,在高校,学习者表达自身诉求渠道不够通畅,学习成果转换需求并没有形成规模,影响了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另一方面,教学创新文化的缺乏也是重要的阻碍因素。教学创新文化是学校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教师利用科学理念、先进技术、优质资源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改变自身教学行为,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的文化。教学创新文化本身是以接纳性的、开放性的、生态性的理念为支撑的,代表了吸纳优质理念、优质资源、有效行为的文化。在高校文化中,教学创新文化是最薄弱的环节,这种文化的缺失,阻碍了教育体系认证在线学习的学分。

    2.制度环境

    首先,对高等院校影响最大的制度莫过于作为计划经济基石的单位制度,单位制度将大学变成了政府的派出机构,其直接后果是大学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与学术关系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关系,对教育发展的根本判断来自于大学的顶层,中层是执行层,执行听命于高层的信息与指示。在这种制度下,当校长没有关注到在线学分认证的价值时,中层机构很难自发地开展创新。其次,我国高等教育缺乏真正的学分制。学分制是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取得学分数作为其衡量学业完成的依据,并以此进行管理工作。我国的学分制度并不完善,比如高校并不是按照学分数收取学费,影响了学习者参与学分认证的积极性。

    3.教师

    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获取相应的经济待遇以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教学是教师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对在线学习成果的认可,意味着教师以教学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工作格局被打破,教师的角色会变得“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研究学习者,以及提出的问题与解决问题上来”成为教师的工作内容,加上部分教师由于价值取向、平台以及自身原因,并不具备太强的科研能力,这会削弱教师的安全感,导致教师不支持甚至抵制在线学习。

    4.在线学习体系

    对于中国认定与转换在线学习成果而言,最为重要的障碍是在线学习自身。

    首先,在线学习体系没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影响了教育机构对在线教育学分认定的兴趣。我们不否认部分在线学习课程的高品质,也不能漠视在线学习平台中充斥着不太具备质量要求的课程,无法达到课程学分的质量。

    其次,由于缺乏国家资历框架,在线的课程体系并没有按照层级要求,将学习内容按照知识、能力、技能的要求进行严格分层。教育机构难以科学、规范、有效利用在线学习体系的优质成果,担心其层次达不到自身要求,影响自身声誉。

    三、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价值

    要突破在线学习成果认定的障碍,需要从认识在线学习成果认证的价值开始。

    1.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在线学习对教育体系的最大影响是为教育输送了开放理念,“开放”在教育领域意涵丰富,核心涉及到注册条件、课程的学费、资源的自由应用等方面。在线学习将原本封闭的学校教育打开,实现了与外界的沟通。而对在线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转换,尤其是使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在线课程通过认证与转换的方式进入自身体系,滋养自身体系,实际上是教育机构的进一步开放。同时,在线学习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余地,学习者的学习适应度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且这种便于复制的资源,可以形成更为广泛的辐射。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现行评价制度的影响下,人才培养职能屈居于科学研究之下,“教学为中心”被严重“空话”化,“教授不教本科生甚至不上课”、“教师不研究教学”等现象始终存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堪忧。对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打通了与在线学习的通道,接入了各地优质资源,提供了人才成长的另一种渠道,也就是通过借用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于自身的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鼓励学习者培育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要求,终身学习能力需要在教育体系中得到有意识的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主要涵盖了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批评性思维能力、持之以恒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鼓励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支持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实际是鼓励了在线学习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培育了学习者寻找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在线学习能力、持之以恒能力等,与终身学习能力高度对接。可以说,鼓励在线学习就是鼓励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4.加大教育机构沟通与协同力度

    由于教育领域中的非均衡发展,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沟通停留在政府鼓励、强制对接、个人关系“结盟”等非对称联系状态,各自为政居多,协同力度不够。教育机构对在线学习成果的认定可冲击这种关系。

    首先,对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实际上是一个教育机构对另外一个教育机构课程质量的认可,会在心理上促进对对方的认同,更容易也更可能建立双边关系。比如使用清华大学优质慕课“电路原理”的院校,都与清华大学建立了联系,得到了清華大学的指导。

    其次,促进区域内教育机构增进沟通。在在线学习时代,受到在线学习资源的影响,任何教育机构都能感受到自身发展的不足,抱团发展、联盟发展、组合发展成为常态,还有可能建设“区域性联盟”等协同组织。

    再次,认证同一课程或者平台的教育机构都需要不断评估课程的质量,会因为相同选择加强理解与认识,创造协同共建的关系,增加协同科研、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机率。

    5.促进教师发展

    对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改变了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能力需求,能促进教师积极寻求改变。

    首先,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唤醒了教师的发展自觉。教育机构对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引入了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教师需要提升教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吸引学习者。

    其次,在线学习改变了学习者的起点,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改变了学习者的“期待”与“视界”,教师需要重新理解学习者的水平,并以此做出教学设计。

    再次,教师需要强化信息素养。更多的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意味着教师需要参与到在线课程开发过程中来。如何利用大数据、在线交互技术等手段,设计有质量的课程并建设出来成为教师的能力需求,这些都能促进教师提升信息素养。

    6.支持教育机构形成特色

    特色建设是当下学校的热点话题,也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主题。从大部分教育机构自发而形成的特色建设的计划、进展和力度来看,有些动力不足和进展缓慢,也没有真正将特色建设列为核心战略和工作重心。特色建设迫切需要将这种“自发”状态向“自为”状态转变。在对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的参与过程中,教育机构需要建立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向在线学习系统输送有受众的产品。按照供给逻辑,产品的输出要满足价值要求,在在线学习领域,最大的价值就是需要提供有质量的产品,这能促使教育机构认真思考特色问题,将对特色的追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使自身成为在线学习体系教育输出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7.激发在线学习提供者资源建设的动力

    在现有的在线学习提供者中,有以高校牵头主导的在线学习机构,比如清华大学主导的“学堂在线”;也有企业主导的在线学习机构,比如网易主导的“中国大学MOOC”;还有教育部、财政部主导的“爱课程”;还有一些通过联盟形式建设的慕课平台。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平台,吸引学习者是平台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学习者就没有商业模式,就不可能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它的课程能认证并转换为大部分教育机构的学历教育学分时,学习者就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自然也激发了在线学习提供者的积极性,进而进一步固化或者调整自身定位、使命和发展策略,加大投入,增强资源整合的力度,扩大在线学习的供给。

    四、推进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策略

    目前,落实到学校层面的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并不多见,需要准确的战略指引和科学的策略选择。在推进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过程中,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落实到质量保障的环节,形成体系,发挥系统性效应。

    1.以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推动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制度体系建设

    终身学习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实现教育机构互通互联的理念,通过互通互联,为学习者创造便利的学习机会。按照朗格朗的思想,“未来的教育将社会整个教育和训练的全部机构和渠道加以整合,从而使人们‘在其生存的所有部门,都能根据需要而方便地获得教育的机会。”可见终身学习体系本身蕴含了整合各类资源的制度建设需要。从现有制度体系来看,教育部关于《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为认证与转换各类学习成果定下了基调,实际也是终身学习理念下,终身学习“立交桥”构建的策略。教育机构自身需要从办学的开放性、学习的灵活性、资源的多样性、学习手段的先进性、终身学习能力成长性等方面思考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价值,出台各类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规则,引入在线学习成果,改变局域生态,以开放性、包容性、大局观去接纳在线学习的成果,使之成为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力量。教育研究者需要用自己的学识和魄力将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深度意蕴展示给教育者,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理念使之成为该工作的追随者,通过不断地激发其动力、鼓舞其干劲、指明其方向、研究其策略,促进其对整个教育体系的认识、理解,并付诸行动。在多种合力的作用下,形成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制度体系,促进在线学习深度“植入”教育体系。

    2.激活教育机构参与在线学习认证的积极性

    在在线学习认证与转换的动力体系中,教育机构和在线学习提供者是重要的参与者。教育机构对自身所颁发的学历具有自主权,它可以自行决定什么样的课程可以得到认可,要促进在线学习成果的认定,要解决教育机构的动力问题。

    第一,教育机构具有认证学习成果的“自发”动力,需要将这种动力通过有效的措施,转化为“行动力”。从层次上,各级政府有认定与转换在线学习成果的压力;在结构上,在线学习可以改变学校教育生态;在功能上,可以激活教育系统活力。

    第二,学习者要充分表达自身话语,促使教育机构认证和转换学习成果。随着教育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学习者的话语显得更有力度。当学习者通过合适的话语表达通道向学校表达参与在线学习并渴望获得学分时,教育机构不得不认真考虑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问题。

    第三,要改变教师观念。在线学习是数字化时代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要引导教师适应在线学习对自身能力的需求,主动适应在线学习对课堂的冲击。

    3.建立资历框架及评审制度保证在线学习质量

    质量是在线学习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能否形成长效机制并发挥价值的关键。建立资历框架及其评审制度是保证在线学习课程基本质量的有效办法。资历框架指的是一系列按照知识——技能——能力的递进逻辑或不同層级就业与岗位需求,形成的一个连续的被认可的资历阶梯。由于资历框架理清了不同级别课程的具体要求,蕴含了成效为本的思想,课程建设者可以按照其具体要求开展设计、建设、使用和评价,能保证符合基本的质量要求,同时方便建立在线学习的分层标准和分类标准,为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提供便利。同时,资历框架的运行需要借助评审制度,通过了评审的课程才能提供给学习者学习,这种制度模式能有效地保证在线学习课程的质量,促进在线学习成果被更多的教育机构认证与转换。

    4.建立第三方认证规范在线学习成果

    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受到政府严格管控的体系,这种管控体现在财政、人事和资源等各个方面。教育机构与同类机构交流沟通较少,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信息的不对称,在认证对方在线学习成果时就会遇到障碍。比如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并不认可MOOC的课程质量,有的甚至觉得本校建设的在线学习课程质量尤佳,对外校建设的在线学习课程嗤之以鼻。建立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于转换在线学习成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学分银行就是这样一种机构,通过学习成果认证标准系统性的建设及应用,将认证过程、认证结果清晰展示给参与在线学习认证与转换的教育教学机构,促使以往认证与转换的“人情、关系”向“制度、规范”转变,保证认证结果的可靠性、权威性。同时,学分银行还能将认证的结论向在线学习课程提供者反馈,促使其进一步改进资源建设。

    5.建立典型应用范例促进认证与转换的规范运行

    范例具有示范效应。通过范例可以促使人们更加理性认识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本质与功能、问题与障碍。

    首先,从通识教育做起。教育部可以委托高校建设在线学习课程标准,包括不同层级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标准、课程评价标准和课程实施标准,为在线课程开发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并通过立项的方式,吸引优质课程建设者和团队进行通识课程建设,通过评估机制,按照准入规则建设课程,并在通用平台广泛实施,促进教育机构对学习成果认证的基本认知。

    其次,从学习者的“挂科”课程开始。按照学分制的精髓,学费是与学分挂钩的,但是由于我国的制度环境,学习者补修学分并不能收取学费,在某种意义上加大了人才培养成本。可以鼓励没有通过学校课程考核的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获取成果,建立规则并按照规则认证与转换其成果,降低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成本,调动教育机构参与認证与转换工作的积极性。

    再次,从本校(机构)所缺课程或者是质量不佳的课程开始,通过有组织地认证与转换这类课程的在线学习成果,实现短期内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当然,在推动典型范例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强制度设计,逐渐形成制度系统,特别要注意包括学习者主体在内的民主协商机制,保证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过程的灵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并规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中的作弊行为,促使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从“范例”逐渐成长为“系统”规范。

    五、结束语

    在线学习可以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优质教育,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就是要将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转换为学历教育的学分,给学习者积极的反馈,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育终身学习能力和降低人才培养成本等。对面向未来日益清晰的终身学习社会而言,在线学习可以说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对在线学习成果的拥抱,实际上是为学习者更加适应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线学习通过网络为学习者打开了一扇看见全世界的门,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保证了“门外”学习通道的合法性,体现了对学习者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的尊重,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在线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者的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董少校.上海“好大学在线”平台上线 19所高校互认慕课学分[N].中国教育报,2014-04-16(001).

    [2]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79—85.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02.

    [4]朴雪涛.大学制度创新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2(11):6—10.

    [5]邱伟华.高等教育慕课市场的认证机制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3):40—45.

    [6]刘蔚如.清华首批学生获在线课程学分——慕课这次真的来了[N].光明日报,2014-07-17(005).

    [7]宋灵青.MOOC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与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139—143.

    [8]孙崇正,肖念,金保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演进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48—54.

    [9]吴南中.在线学习培育的顶层设计与推进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1):45—50.

    [10]杨帆,穆肃.终身学习能力构成及能力项关系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6):81—88.

    [11]杨九俊.学校特色建设:“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J].教育研究,2013(10):29—36.

    [12][德]雅斯贝尔斯.大学的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9.

    [13]袁莉,斯蒂芬·鲍威尔,比尔·奥利弗.后MOOC时代:高校在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4(6):44—52.

    [14]郑雅君,陆昉.MOOC3.0:朝向大学本体的教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9.

    [15]ACE.Twenty-five institutions to participate in ACE AltermativeCredit Project[EB/OL].(2014-12-20)[2016-08-13].http://www.acenet.edu/news-room/Pages/Twenty-Five-Institutions-to-Participate-in-ACE-Alternative-Credit-Projece.aspx.

    [16]Lewin,T.Promising full college credi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offers online freshman program[EB/OL].(2015-05-15)[2016-08-13].http://www.nytimes.com/2015/04/23/us/arizona-state-university-to-offer-online-freshman-academy.html?_r=2.

    [17]Accredible.Accredible manages your organizations certificates for you,fromissuing, toediting, to analytics[EB/OL].(2015-08-12)[2016-08-13].https://accredible.com/certificates.

相关文章!
  • 论“导学案”在高中英语自主阅读

    徐晓燕摘 要:尝试探究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如何通过学案导学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关键词:导学案;自主阅读;高中英语一、问题的提出新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农村小学作文难点的分析及思考

    陈金铭【摘? 要】相较于城镇小学而言,农村小学在教学条件与环境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也导致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会出现较多难点,除了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