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在山西传统聚落公共建筑中的体现
郝亚楠
摘 要:在当代视觉艺术中,对“场所”的分析是较前沿的研究领域。本文以传统建筑——山西长治梁家庄观音堂戏台为例,强调了“场所”在传统聚落公共建筑中的体现,结合当地人的心理境遇及所处的社会背景,分析“场所”在地域文化中的表达。
关键词:观音堂;公共建筑;古戏台;场所;场所精神
完整的传统民居聚落,除了各种各样的民居住宅建筑外,还有处在村镇聚落中的非住宅建筑,这类建筑称为民居聚落中的公共建筑。传统聚落中的公共建筑和民居相互映衬,互为依托。山西传统聚落中的公共建筑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景观存在。这些公共建筑种类多样,含义也各有不同。但是,对于生活在此地的乡民来说,各类公共建筑已然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场所,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公共区域。它的存在,既可以作为沟通邻里街坊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又能寄托远离家乡在外游走的人们的情怀,同时,它还成为一处供人观赏的景观,形成了传统聚落中独有的景观特色。
1 传统聚落中的公共建筑
从类型上看,传统聚落中的公共建筑并未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它不像居住建筑从局部到整体的建造形制,它只有居住建筑其中一个或多个房屋大小;从产生到发展来看,传统聚落中的公共建筑从功能、精神和观念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种类上看,山西传统聚落类型的公共建筑包括戏台、祠堂、庙宇等这些最常见的以及一些不太常见的店铺、书院。这些公共建筑对于某些地域偏远、文化落后、孤立封闭的乡镇村落而言,大大加强了这些地区人与人、乡村与乡村以及村镇与外界之间的社会交往,它是不可取代的公共场所,它的存在“承担”着整个村落的思想文化和发展演变。
2 山西古戏台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在山西,有一种独特的个体建筑——古戏台,它存在于各个村落之中,承载着上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山西的古戏台有3000多座,几经沧桑,现今古戏台仍有百座以上,众多的数量见证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古戏台通常是作为戏曲艺术的表演场所而存在,它所承担的娱乐表演活动使本村落或本地区范围内的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日常的娱乐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古戏台在山西传统聚落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戏台作为承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兴起而出现,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制随时代演变,也由兴起之初的四个方向观看欣赏向一个方向观赏而发展演变。最初的表演对于演出场地的选择是比较随意的,没有特殊的要求,表演者并不会去考虑观众对观赏提出的要求。随着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为方便观众提出对观赏的更高要求,戏台的表演区域采取升高的办法,形成一种高台建筑,更有利于观赏表演,这也成了最早的戏台雏形。后来,为了使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不受自然、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便在戏台的高台上修建了遮风挡雨的屋顶,这时候观众依然可以从四个方位观赏。之后,随着戏台的进一步发展,在戏台的一面修筑了后墙,而后又在戏台的两个侧面修筑了侧墙,最终形成了三面环墙的空间格局。这种空间格局一直延续至今,既能保证观众的视线不被干扰,又能强化表演区的整体表演效果。
3 山西长治梁家庄观音堂古戏台
山西长治梁家庄观音堂戏台不仅风格独特,而且异彩纷呈。据碑载,观音堂创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至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从观音堂大门进入,其背面就是观音堂戏台。对于处于当地的古戏台来说,它不只是一种固有的建筑形制,更能够反映出当地人的生活缩影,是能够融入老百姓骨髓、浸入老百姓血液的一方文化。如今的社会已然在高楼林立中发展变化,而已存在上百近千年的传统建筑却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悄然离场,随之逝去的是曾经“偏爱”这一方故土的文化思想。而长治观音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长治市内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寺院,因此,其古戏台便俨然作为景观而存在。那么,“存在”即意味着“在场”,尽管观音堂中的古戏台已失去了作为表演活动场所的实质性功用,但是,它具有“场所”的地位是恒久不变的,这并不只是政府机构对于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刻意保护,而是一方土地在日积月累中自然形成的“思维模式”,即这一地域的人们的文化思想以固有的模式存在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不得不承认地域文化对于人类的影响之深刻。而古戏台的“存在”印证了长治地区的习俗文化、生活生产方式。观音堂古戏台不是单独建造的,而是与村庙结合建造的,与山门融为一体。观音堂山门戏台曾多次修缮,既为民间社戏、酬神提供了活动场所,又是庙会习俗的重要表征,至今每年的观音诞辰日(农历二月十九)与观音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观音堂皆热闹非凡。
4 “场所”在长治观音堂古戏台中的表现
对于古戏台这一类型的乡土建筑,经千年风雨、历百年沧桑,它不再只作为戏曲表演的承载体,如今被视作一种“艺术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它的巍然屹立是存在于当地老百姓的心中的。它是场所的艺术,意味着“稳定”“变化”“发展”,因此,它的存在与自然、人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的“使命”是给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生活建立桥梁;给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人之间建立友谊。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认知、观念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当然,人们对传统建筑的感情也有不同的体会。古戏台作为“场所”的艺术表现了一种场景,逝去的有形化活动如今更能反映出此地不断发生的事物,它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生活、文化活动、社交行为的综合反映。虽然古戏台的“年龄”是古老的,但它既能在今天完整地保存下来,是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与特点的,它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时代的特质。绝对的概念已逐渐被“开放”方式的表现取代,古戏台建筑图像重新开启了一个世界,不仅反映过去,更能代表未来,那么场所的图像则需重新掌握。我们通常对场所的一般性概念理解为“容纳”,作为空间的存在,“体现”的概念更加贴合,也更加适应现在的认知,因此,我们对于古戏台此类建筑即可理解为它在时代的变迁中“体现”了生活的世界,而延伸到现实生活中,通过人文因素便可实时反映。观音堂古戏台年复一年的沧桑巨变,被剥落的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历久弥新的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于老一辈人的心底。如今,人们已不再盲目地“創造”新的建筑,越有现代感、越上档次的建筑形制往往只会让人感到有一种重复的“枷锁”,或者是一种被“套牢”的感受,而适当的“回顾”则像在品尝一杯浸入心脾的温茶,越品越有味道,是熟悉的、浓郁的味道。古戏台恰能够让人产生这般味觉,品味其外在形式“包裹”下的人文内涵。
场所精神的体现,诺伯特·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强调建筑是否具有意味,即是否具有场所的特性,本质上在于是否显现场所的精神。通过对古戏台场所的认同与定位,更能使人们了解所处环境的意义,感知此地场所的精神。场所精神体现到传统建筑中,已然充分注重人们对此景的内在感受及可识别度,使人产生极为强烈的归属感。同时,也加强了环境与人的关系,在此,人性化观念得到充分显现。
5 结语
古戏台作为山西传统聚落的标志性建筑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传统的建筑对于民间文化的真实反映,它的存在使人们得以辨认出烙印,通过对它的识别,赋予聚居地普遍的个性。观音堂古戏台作为山西长治梁家庄这一地域传统聚落中的标志性建筑,通过建筑物,人赋予意义具体的表现,是当代视觉艺术研究趋向理论深化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蒂安·诺伯特·舒尔茨(挪).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 章宇贲.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 王琴.场所的意义——以岳敏君艺术中的场所意识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4] 张川.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 张晓峰.浅谈景观中的场所精神[J].安徽建筑(建筑思想理论研究),201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