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宝红

    摘? 要 中小学实验室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学生的“第二课堂”。分析中小学实验室管理现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对推进中小学实验室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素质教育;仪器设备;信息化实验室;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48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3-0008-02

    1 前言

    中小学实验室不仅是学校开展学科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人才的启蒙园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改薄”工程的深入推进,中小学整体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采购以及实验室管理、实验室队伍建设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中长期规划。然而检查发现,目前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使用与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实验室的运行仍然无法满足综合性、创新性和信息化等实验项目的要求。因此,如何抢抓机遇,努力改进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之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成为摆在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2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现状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使用效率低下? 当前国内很多中小学领导和教师主观上依然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没有将实验室管理工作置于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没有按质按量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导致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很多时候形同虚设。如有些学校为“均衡化”验收而配备标准化实验室,验收过后却成为存储教学用具的仓库;有些实验室由旧教室改造而成,实验台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偏远地区大班额学生的实验需求,且水、电、暖等设施布局既不规范、也不安全;有些中小学实验室档案不全、分类不清,缺乏专业人员管理。另外还存在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实验室只有常用实验器械、药品和实验材料,难以满足新型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要求。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一些教师把实验教学课的主要精力放在“画实验操作图”“背实验操作流程”以及知识、概念、原理的讲解上;还有些教师怕出意外,为节省实验时间,干脆用虚拟演示实验直接代替学生自主探究的操作实验。这种重结果、轻实践的实验教学怪象说明,中小学实验室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使用效率低下。

    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是反映学校教学、学科建设和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提高学校实验教学质量、预防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大部分中小学实验室都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一些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沿用或照搬迹象明显,管理、使用缺乏创新机制,致使有限的仪器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实验室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由于早期规划设计考虑不周、安全设施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安防设施存在漏洞或盲区;再加上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執行不力,对危险化学品存放、使用不合理及对废弃物处理不当等,给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实验人员不按规范要求,不戴手套使用仪器;教师和学生随意摆放实验器械、药品;学生不按规程操作,导致发生烫伤、药品灼伤或药品溅入眼内等事故。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 现阶段很多中小学实验室管理都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即实验室的排课、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仍处在手工处理状态,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中小学实验室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实验室的功能、种类会越来越多,实验器材的数量和品种会随之增加,师生参与实验教学的次数和实验室每天产生的数据、报告也会大大增加。如此一来,传统以人工、纸质等方式为主的管理模式必然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交流不通畅、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弊端,严重制约中小学实验室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让实验室管理更高效。

    学校实验室本是学生动手实验、培养能力的实践平台,由于长期未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充分利用,致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普遍低下。再加上实验课内容的设置主要是针对理论课中的某些知识点、结论而设置的验证性实验,实验缺乏创新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给大部分学生提供独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部分实验教学课成为“优等生”独立操作和表演汇报的舞台,大多数学生处于旁观者从属的地位,学生自然缺乏对实验教学课的热情,参与意愿不高。

    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滞后,仪器维护困难? 多年来,中小学实验室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配角地位,在日常工作管理中也没有配备足够的专职、专业的实验教师,一般由任课教师或临退人员兼管,实验室管理队伍存在结构性问题。

    1)实验室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且人员数量配备不足。

    2)实验室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对新知识、新信息接受能力弱,对先进的仪器设备缺乏了解,只能当保管员,无法胜任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修理等日常工作。

    3)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频繁变动,业绩被弱化,在职称评定时处于弱势地位,导致其工作缺乏上进心。

    3 改进实验室管理的应对措施

    提高思想认识,确保实验室高效利用? 实验室是中小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和高素质人才的“第二课堂”,而动手实验操作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提高认识,把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把国家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义落到实处,不断强化实验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这也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因此,宜采用各种方法鼓励实验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例如:将实验室管理工作、实验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教师考核,使兼职教师有更多的成就获得感,实现同工同酬;结合校本研修,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广泛参与的实验课程,提升学校特色课程质量;设立实验室定期开放日,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对有独创性成果的学生、团体给予物质奖励;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式,丰富实验活动内容,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实验兴趣;等等。总之,为确保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要努力提高认识,坚持“建配是基础,管理是保证,应用是目的”的宗旨,以管促用,不断提高中小学实验室的效益[1]。

    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涉及方面较广,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能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运行。一般来说,中小学实验室应统筹制定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教学评估细则》《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报告电子备案制度》《实验室安全条例及应急预案》《实验室危险药品保管使用制度》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制定网上预约、登记制度等,并根据教育发展形势及时进行调整、修订,使实验室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为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效运行,各学校还应“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构建多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2]”,全面推进实验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促进中小学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实验参与积极性? 建立信息化实验室,实现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共享实验信息资源,是今后学校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趋势[3]。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抓住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成立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领导实验室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教育城域网络进行实验室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仪器设备的报损与订购等。各学校也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实验室管理工作,利用校园网对实验教学进行全程监督、指导、统计、分析与评估,包括仪器设备的分类盘点、统计和数据的更新等,早日实现实验室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为提高师生实验教学兴趣和参与度,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校还应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技能大赛,自制实验教具、学具活动和科技创新展评等活动,不断巩固中小学实验教学成果,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热情。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结构合理、乐于奉献的实验室管理队伍,才能管理好、使用好仪器设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中小学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育人效能。一方面可加大选聘力度,让学校里德能兼备的专业人员进入中小学实验室管理队伍中来,从事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等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学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比如为实验室管理人员订购《中小学实验与装备》《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等杂志,开阔实验室管理人员视野,促使他们转变观念,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通过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甚至可以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管理能力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中,促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尽快掌握新技术。

    4 结语

    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虽然当前中小学实验室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只要不断提高认识,在实践中努力寻求变革,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定會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彭东梅.中小学实验室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甘肃省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5):73,80.

    [2]习近平.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 齐抓共管 失职追责[EB/OL].[2015-08-17].http://www.chinanews.com/ll/2015/08-17/7472704.shtml.

    [3]郭小玲.新课改下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5(9):117-118.

相关文章!
  • “求真、至善、达美”基础教育阶段

    李彬彬 全晓洁 杨玄典摘 要:社会美育课程作为校园美育课程的拓展与补充,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上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农村中学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

    陈勇【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重点科目,有效强化了学生个性化学习任务,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 然而,我国教育受地域